简述对虾软壳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题目

简述对虾软壳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对虾软壳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因:
A.饵料不足或营养不全(Ca和P含量过少或含量不均衡)
B.饲料储存不当,腐败变质
C.水体水质变差,有毒物质积累
D.水体pH过高,导致P以CaPO4沉淀,使水体可溶性P减少
E.水体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等消毒剂
(2)症状:甲壳薄而软,壳与肌肉分离
(3)防治:
A.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
B.多投放鲜饵,如投放贝肉等;

第2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主要表现为核肿大,核内有1~n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染色质减少,边移。

第3题:

简述卵甲藻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本题答案:主要症状:疾病初期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并有少量白色小点;严重时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粉块”脱落处发生溃烂,并常有水霉继发感染。
防治:鱼池全池泼洒生石灰,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使池水呈微碱性。

第4题:

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粘球菌侵入鱼的鳃部引起的。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白,鳃把和鳃丝附着污泥和粘液,鳃盖骨表皮充血或溃烂,体色变黑,头部尤为明显,故又称“乌头瘟”。此病多发生于青、草鱼中,常与肠炎病、赤皮病并发。每年4─10月是发病期。
防治方法:发病季节前定期在食场用漂白粉挂袋预防。用竹篾编成篓子或用塑料袋钻小孔,每袋(篓)装放漂白粉2─3两,沉于水下,每个小食场挂3─6个即可;发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或用20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每2天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

第5题:

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侵入食道和肠道引起的。病鱼腹部出现红斑点,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的粘液或血脓流出;肠道没有食物,发炎充血,呈红色或粉红色;头部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此病多见于草、青鱼。每年3─10月为发病期,4─6月尤为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季节前,每百斤鱼每天用大蒜半斤捣碎拌饲料投喂,连喂3─6天。发病后每百斤鱼每天用大蒜2─3斤,每10斤饲料加食盐4两,将大蒜捣?烂后拌入饲料,连喂3─6天,或用磺胺脒(又称磺胺胍),每百斤鱼第一天用5克,第2─6天每天用2.5克,将磺胺脒药粉加入煮好的地瓜粉糊内,搅拌均匀,再用晾干的空心菜或嫩草沾上粉糊,稍待晾干后投喂。

第6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生长缓慢,摄食量减少,活力差,自洁能力减弱,引起肝胰脏坏死或者萎缩。

第7题:

简述中国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杆状,属于DNA病毒,有被膜,无包涵体
(2)症状: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诊断方法:头胸甲上有白斑;对虾血淋巴不凝固
(4)流行情况:对全球对虾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
(5)传播方式:主要经口感染
(6)预防:
A.清池
B.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
C.放养密度要合理
D.发病季节用循环水,停止从海区打水
E.饵料要质优量适
F.鱼虾混养
g.添加光合细菌

第8题:

简述对虾空肠空胃偷死病的预防方法。


正确答案: ①、保持水质的清爽。
②、放苗前,使用消毒剂彻底消毒养殖水体。
③、放苗后,及时添加淡水,逐渐降低盐度。
④、杀灭池塘水体和底部附着的弧菌,控制弧菌的数量在1000株/ml。
⑤、副溶血性弧菌怕酸,控制虾塘的PH值在7.0-8.0的范围内

第9题:

赤皮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赤皮病多数由于拉网或运输中操作不小心,擦伤鱼的皮肤,由细菌侵入引起的。病鱼的局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以腹部和两侧最为明显,呈块状的红斑,鳍条撕裂,末端腐烂,基部充血。此病多发生在草、青鱼和春花鱼种。春末夏初较常见。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硝酸亚汞0.1克进行全池泼洒,或投喂磺胺噻唑(又称消治龙),方法与治疗肠炎病磺胺脒相同。

第10题:

打印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主要是由细菌侵入引起的,病鱼的尾柄及腹部两则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象烙了一个红色印章,表皮组织腐烂,严重时可见到骨骼或内脏;病鱼瘦弱,头大尾小,游泳缓慢。主要危害鲢、鳙鱼。5─7月较为常见。
防治方法: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硝酸亚泵0.1克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