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

题目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 C、天下为主,君为客
  • D、“圣人”之言非“万世之至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答案:C
解析:
“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强调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C。

第2题:

以下可表示“治理”义的词语是()

  • A、“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中“治”
  • B、“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治”
  • C、“五内洞然,三垣治矣”中“治”
  • D、“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中“刑”
  • E、“投药治疾,庶几有瘳乎”中“治”

正确答案:A,D

第3题:

有学者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参考答案:C

第4题: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给上面文段划分层次。


正确答案: 分二层.从开头至"是率天下而路也"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

第5题: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

  • A、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 C、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 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正确答案:A

第6题:

认为只有“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的是()

  • A、黄宗羲
  • B、李贽
  • C、王夫之
  • D、顾炎武

正确答案:D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共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高傲天下之子女,以博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的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 发挥:宣扬君权神授,主张实行“大一统”。不同地位: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武帝时上升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第8题:

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园内有顾炎武之立像,立像上的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园内有顾炎武之立像,立像上的八个大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出白()。

A.《明夷待访录》

B.《原君》

C.《日知录》

D.《天下郡国利病书》


参考答案:C

第9题:

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园内有顾炎武之立像,立像上的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园内有顾炎武之立像,立像上的八个大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出白()。

  • A、《明夷待访录》
  • B、《原君》
  • C、《日知录》
  • D、《天下郡国利病书》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 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战长勺以诈而败齐,泓以不禽二毛而败于楚。(《日知录集释》卷一,岳麓书社1994年版,下同) ②,《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日知录集释》卷五) ③,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日知录集释》卷七) 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日知录集释》卷九)


正确答案: 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战。长勺以诈而败齐,泓以不禽二毛而败于楚。理由:《论语》原文:“子之所慎:斋、战、疾。”
②,《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理由:《乡饮酒礼》为《仪礼》篇目名;工即乐工。
③,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理由:符、法冠为二物,符即信符;法冠为御史等所戴之冠。
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理由:奈何意即如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