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它的主题是外来物种入侵。对待外

题目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它的主题是外来物种入侵。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是()。

  • A、有目的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促进本国生物多样化
  • B、为保护本国生物多样化,所有外来物种应一概拒之门外
  • C、引进外来物种应尽量选择生长快、繁殖快、适应性强的物种
  • D、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造成极大生态危害,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5 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它的主题是外来物种入侵。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是()。

A. 有目的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促进本国生物多样化

B. 为保护本国生物多样化,所有外来物种应一概拒之门外

C. 引进外来物种应尽量选择生长快、繁殖快、适应性强的物种

D. 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造成极大生态危害,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正确答案:D
8.D[解析]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对待外来物种,我们应该谨慎引进,提高物种引进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物种防御体系。A、B、C 三项态度太过绝对、片面,不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本题正确答案为 D。

第2题:

历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2002年主题:致力于森林生物多样性Dedicated to forestbiodiversity
2003年主题:生物多样性与减贫—可持续发展的挑战Biodivers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4年主题:生物多样性:全人类的食物、水和健康Biodiversity:Food,Water and health for all
2005年主题:生物多样性—变化世界中的人寿保险Biodiversity:life insurance for our changing world
2006年主题:保护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Protect biodiversity in drylands
2007年主题: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Biodiversity and climate change。
2008年主题:生物多样性与农业Biodiversity and agriculture
2009年主题: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
2010年主题:生物多样性、发展与减贫Biodiversity,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2011年主题:森林生物多样性Forest biodiversity
2012年主题:海洋生物多样性Marine biodiversity
2013年主题:水与生物多样性Water and biodiversity
2014年主题:岛屿生物多样性Island biodiversity
2015年主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Biodivers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3题:

根据《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的规定,扩散、放生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它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植物。
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1)人为有意引种,作为经济物种、药物、牧草或饲料引入或作为观赏花卉或树木的等。
(2)无意间带入,随人类交通工具带、随进口农产品和货物带入、随人类的旅游、建设过程带、随船只携带等。
(3)自然扩散,外来入侵植物种子或繁殖体凭借风或动物的力量实现自然传播;也可以先在周边国家归化,然后再通过风力、水流、气流及动物等因素实现自然扩散。
(4)动、植物园逃逸、人造物种的释放。外来植物入侵的途径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相互交叉的,有些植物可能是经过一种以上的途径侵入的,而且在时间上也可能是多次输入,最终完成入侵并得到迅猛发展。

第5题:

外来生物入侵将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能够成功入侵的外来物种,往往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争夺养料、阳光、空间、水和食物中战胜当地物种。外来人侵物种占据优势后,就会绞杀当地物种,对当地物种种类、种群结构、食物链结构、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破坏生态。
文段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B.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C.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 D.外来物种所具有的优势


答案:C
解析:
文段最后交代了外来物种入侵对入侵地造成的危害,即A项内容;B项,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通过原文第一句话中“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可知;D项,通过第二句“先天的竞争优势”可知; C项,文段未涉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故本题选C。

第7题:

最有效的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方法是()防治。

  • A、生物
  • B、化学
  • C、物理
  • D、综合

正确答案:D

第8题:

澳大利亚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基本法是()。

A.澳大利亚杂草战略

B.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

C.压舱水管理指南

D.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正确答案:B

第9题:

广东省与外界交往密切,气候温暖,适合生长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多,使其成为全国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一般地说,外来物种大量繁殖()

  • A、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 B、不会降低基因的多样性
  • C、能丰富物种的多样性
  • D、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何谓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植物。
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1)人为有意引种。在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一半的种类是由于人为引种造成的。作为经济物种、药物、牧草或饲料引入而成为入侵的例子如蓖麻、曼陀罗、紫苜蓿、河狸鼠等;作为观赏花卉或树木的如紫茉莉、五色梅、荆豆等;作为改善环境植物种类的如大米草、微甘菊、凤眼莲等。
(2)无意间带入。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的如三裂叶豚草、豚草等;随进口农产品和货物带入的如毒麦、假高粱、松材线虫等;随人类的旅游、建设过程带入:如北美车前、湿地松粉蚧等;一些水生或海产种类可以随船只携带等。
(3)自然扩散。外来入侵植物种子或繁殖体凭借风或动物的力量实现自然传播;也可以先在周边国家归化,然后再通过风力、水流、气流及动物等因素实现自然扩散。
(4)动、植物园逃逸、人造物种的释放,外来植物入侵的途径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相互交叉的,有些植物可能是经过一种以上的途径侵入的,而且在时间上也可能是多次输入,最终完成入侵并得到迅猛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