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指引是以公司业务流程中的()为基础,描述公司有效性审核、审查、审批的控制范围。A、关键控制B、一般控制C、重要控制D、基本控制

题目

权限指引是以公司业务流程中的()为基础,描述公司有效性审核、审查、审批的控制范围。

  • A、关键控制
  • B、一般控制
  • C、重要控制
  • D、基本控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M公司某项应用控制由计算机自动执行,且在2008年度未发生变化。某注册会计师测试该项控制在2008年度运行有效性时,正确的做法有( )。

A.同时考虑信息技术一般控制运行有效性

B.利用该项控制得以执行的审计证据和信息技术一般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作为支持该项控制在2008年度运行有效性的重要审计证据

C.确定的测试范围与该项控制由手工执行时的测试范围相同

D.一旦确定正在执行该项控制,则无须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E.确定正在执行该项控制后,需要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正确答案:ABD

ABD【解析】信息技术处理具有内在一贯性,除非系统发生变动,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应当一贯运行。对于一项自动化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但要同时考虑与该应用控制有关的一般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第2题:

A注册会计师执行M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M公司某项应用控制由计算机自动执行,且自2011年度以来发生变化。A注册会计师测试该项控制在2013年度运行有效性时,不正确的是( )。


A.确定的测试范围与该项控制由手工执行时的测试范围相同
B.同时考虑信息技术一般控制运行有效性
C.利用该项控制得执行的审计证据和信息技术一般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作为支持该项控制在2013年度运行有效性的重要审
D.如果一般控制运行有效,一旦确定正在执行该项控制,通常无须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答案:A
解析:
信息技术处理具有内在一贯性,除非系统发生变动,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应当一贯运行。对于一项自动化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但要同时考虑与该应用控制有关的一般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第3题:

在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几个层次中,( )实际上是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 )作为保险公司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中的重中之重。

A.销售控制,运营控制

B.运营控制,基础控制

C.销售控制,资金运用

D.基础控制,运营控制


参考答案:C

第4题:

资料一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甲公司组织人员对2015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2015年12月1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2015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以下决议:
(1)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责任界定,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2)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董事会将公司所有的子公司纳入2015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范围。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用途。内部控制评价属于“控制的自我评估”,因此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批后确定,直接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对外披露。
(4)关于内部控制审计。鉴于A会计师事务所一直为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对公司的情况比较了解,为提高审计效率,公司决定自2016年起,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资料二
2015年12月20日,内部审计部门对甲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如下问题:
(1)基层员工根本不清楚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2)下属子公司在未履行授权审批的情况下为经营风险非常高的乙公司提供担保。
(3)全面预算草案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就立即下达执行。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逐项判断资料一中的董事会决议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并说明理由。
<2>?、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判断资料二中各个事项是否存在缺陷,存在缺陷的请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答案:
解析:
1. (1)存在不当之处。(1分)
不当之处: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1分)
理由: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1分)
(2)第二项决议不存在不当之处。(0.75分)
(3)存在不当之处。(1分)
不当之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向社会公众披露。(1分)
理由:上市公司为接受社会监督,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决策提供依据,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必须向社会公开披露。(1分)
(4)第四项决议不存在不当之处。(0.75分)
2.第(1)项内容存在缺陷。(1分)
控制措施:甲公司应当将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做到位,及时传递到全体员工。(1.5分)
第(2)项内容存在缺陷。(1分)
控制措施:企业应当对担保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出具书面报告。企业应当建立担保授权和审批制度,规定担保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企业应当加强对子公司担保业务的统一监控。(1.5分)
第(3)项内容存在缺陷。(1分)
控制措施:董事会审核全面预算草案,重点关注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全面预算与企业发展战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相协调。全面预算报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以文件形式下达执行。(1.5分)

第5题:

下列有关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应用控制和公司层面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公司层面信息技术控制是公司信息技术整体控制环境
B.如果注册会计师计划依赖自动应用控制、自动会计程序或依赖系统生成信息的控制,就需要对相关的信息技术一般控制进行测试
C.公司层面信息技术控制是基础
D.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的有效与否会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应用控制的有效性是否能够信任

答案:C
解析:
选项C错误,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是基础。
本题考查:信息技术中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概述

第6题:

保证财务报告可靠的关键是( )。

A.编制程序控制
B.公司治理层面控制
C.编制方法控制
D.审核控制

答案:B
解析: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顶层结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治理结构设计合理、治理机制有效运行,这是保证财务报告可靠的关键。

第7题: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应用控制与公司层面的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用控制是一般控制的基础
B.公司层面信息技术决定了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风险基调
C.一般控制的有效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应用控制的有效性是否能够信任
D.公司层面控制是公司信息技术整体的控制环境

答案:B,C,D
解析:
一般控制是应用控制的基础,选项A不正确。

第8题:

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一般包括组织机构控制、授权经营控制、财务会计控制、资金运用控制、业务流程控制、单证和印鉴管理控制、人事和劳动管理制度、计算机系统控制、稽核监督控制、信息反馈控制、其他重要业务和关键部位的控制。()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422页.考察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内容。

第9题:

下列有关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层面控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重要业务流程层面控制的有效性
B.重要业务流程层面控制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C.二者没有直接关系
D.注册会计师仅需关注业务流程层面控制即可

答案:A
解析:
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重要业务流程层面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第10题:

甲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及内控自我评价等。下列选项中,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的有()。

A.甲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全部为非执行董事
B.甲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是监督、评估和复核除内部审计部门之外的所有部门和系统
C.内部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整改方案,向董事会报告,但一般缺陷可视情况决定
D.甲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责由董事会确定,审计委员会每年应对其权限及其有效性进行复核

答案:A,C,D
解析:
一般来说,审计委员会的组成应全部由独立、非行政董事组成。所以,选项 A正确;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是监督、评估和复核企业内的其他部门和系统。所以,选项 B错误;对于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整改方案,应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并审定。如果出现不适合向经理层报告的情形,例如,存在与管理层舞弊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评价组应当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重要缺陷并不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但是应当引起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重视。对于一般缺陷,可以与企业管理层报告,并视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所以,选项 C正确;董事会应决定委派给审计委员会的责任,审计委员会的任务会因企业的规模、复杂性及风险状况而有所不同。审计委员会应每年对其权限及其有效性进行复核,并就必要的人员变更向董事会报告。所以,选项 D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