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地质说明书是由分析研究()及采区地质说明书和以往的地质资料而编制而成的。

题目

掘进地质说明书是由分析研究()及采区地质说明书和以往的地质资料而编制而成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煤矿各项采掘工程在设计施工前,地测部门须按规定的时间分别提交()。

A、回采地质说明书

B、矿井地质报告

C、采区地质说明书

D、掘进地质说明书


答案:ACD

第2题:

煤矿各项采掘工程在设计、施工前,地测部门须按规定的时间分别提交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简称“三书”。单项重点工程应提专门()地质说明书。

A、掘进

B、采区

C、回采


答案:A

第3题:

地质“三书”是指()

A、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B、采区设备说明书、顶板结构说明书、底板岩性说明书

C、地质构造说明书、顶板结构说明书、底板岩性说明书

D、煤层地质说明书、顶板岩性说明书、底板岩性说明书


答案:A

第4题:

采区或盘区地质说明书是为()和制定施工作业规程而提供的地质资料。


正确答案:采区设计

第5题:

不属于地质说明书(简称“三书”)的是()

  • A、采区地质说明书
  • B、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 C、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 D、建井地质报告

正确答案:D

第6题:

煤矿生产地质中,“三书”指的是()。

A、矿井地质报告

B、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C、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D、采区地质说明书


答案:BCD

第7题:

井巷揭煤前,应当探明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及顶底板等地质条件,编制()。

A、地质预报

B、业务联系书

C、揭煤地质说明书

D、掘进地质说明书


答案:C

第8题:

采区地质说明书:正式设计前3个月交付资料;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设计前10天交付资料;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采区工作面系统形成后原则上10天内提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9题:

怎样编制采区地质说明书?


正确答案: 采区地质说明书的编制是在充分收集采区内已有的地质资料,如钻孔柱状,勘探成果等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编绘有关图件及文字说明后,最终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1)全面收集采区地质资料:首先分析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或勘探地质报告,收集与编制说明书有关的地质资料,如采区内所有的勘探钻孔,通过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邻近采区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邻近巷道实测素描图以及地形地质图等,对地面建筑物、地表水体等进行调查落实,收集采区内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
2)对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绘采区地质说明书所需的图件:
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1:1000~1:2000;
2.采区地质剖面图,1:1000~1:2000;
3.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200;
4.井上、下对照图,1:1000~1:2000;
3)确定采区各种煤柱,计算采区储量,根据设计部门的规定,在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标出采区内各种煤柱。
4)编写采区地质说明书文学说明,主要内容如下:
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以及已有勘探钻孔情况;
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概述;
3.地质构造情况,区内煤(岩)层产状变化情况,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布范围和对它们的现有控制程度,及将给本采区开拓、开采带来的影响;
4.煤层: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煤质与牌号,特别是对最上一个可采薄煤层可采性的预测;
5.煤层顶、底板及各煤层的层间距。分层叙述各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含水性及有关物理力学性质,并重点说明各煤层群(组)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关系;
6.预测区内可能存在的岩浆侵入体,古河床冲刷等情况;
7.阐明本采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的危险性,对防水煤柱和探放水等的要求,并预测采区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
8.可采煤层瓦斯含量、煤尘及自然发火期指数,地温等;
9.计算采区储量,确定储量计算采用参数,合理划分块段,计算采区储量;
10.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第10题: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是在经过修正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及邻近已()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正确答案:开掘巷道揭露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