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的辨证要点有()

题目

喘证的辨证要点有()

  • A、分清寒热
  • B、分清虚实
  • C、辨外感内伤
  • D、辨表证里证
  • E、辨病变脏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喘证的辨证要点是

A.外感与内伤
B.病程久暂
C.属寒与属热
D.虚证与实证

答案:D
解析:
喘证的辨证要点:喘证辨证首应审其虚实,若为实喘,再辨外感与内伤。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1)因于外感者,发病骤急,病程短,多有表证;(2)因于内伤者,病程多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1)肺虚者操劳后则喘;(2)肾虚者静息时亦苦气息喘促,动则更甚;(3)心气虚衰者,可见喘息持续不已。故D为正确选项。

第2题:

阳明腑实证燥屎已成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燥热实邪内结是阳明腑实证的基本病机。故燥屎否已成就是辨别阳明腑实证的重要依据。概括《伤寒论》有关内容,张仲景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阳明病燥屎是否已成:
①日晡潮热:日晡所发潮热是阳明腑实证的典型热型。提示邪热入里,与肠中宿食糟粕搏结,燥屎已成,即可应用承气汤攻下。例如104条云:“潮热者实也”;208条曰:“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212条“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大承气汤主之。”
②谵语:谵语是患者神志不清时的语言错乱,表现为语无伦次,胡言乱语,声高气粗。多由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浊热扰心所致,故210条曰:“实则谵语”。张仲景往往将谵语作为燥屎已成的标志之一,作为应用承气汤攻下的依据。例如213条“大便必鞕,鞕則讝語”;217条“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12条“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但发讝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③手足濈然汗出:“汗自出”是阳明经证、腑证的共同外证。然而在阳明经热证时,由于邪热炽盛于内外,故表现为全身大汗;阳明腑实证时,由于邪热与糟粕搏结,且津伤化燥,汗源匮乏,故仅见“手足漐漐汗出”(220条)。张仲景亦将手足濈然汗作为阳明燥屎已成及可以应用承气汤攻下的标志。208条“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
④腹满硬痛不减: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浊热内壅是阳明腑实的基本病机。故腹大满、腹满硬痛、绕脐痛则是阳明腑实的腹部征象。其燥屎不去,腑气未通,则腹满难以减轻。因此,张仲景亦把“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作为阳明腑实已成的辨证要点。例如255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⑤不能食:胃主受纳水谷,大肠主传导糟粕。阳明胃肠的功能以通降下行为顺,大肠通降传导正常,胃则受纳能食。阳明腑实证时,由于肠中燥屎阻滞,肠腑不通,胃气壅塞而受纳无权故不能食。因此张仲景亦将不能食作为阳明燥屎已成的标志。如215条“阳明病,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
⑥小便利数:在《伤寒论》中,把小便利数亦作为燥屎已成的辨证要点。如105条“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250条“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51条“若不大便六七日,……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盖在阳明腑实证时,燥热邪气逼迫津液偏渗膀胱,胃肠津液竭乏则燥结,大便自然结硬,此时方可应用承气汤攻下。
这里提到的日晡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减、不能食、小便利数等仅是阳明腑实证燥屎已成的几个主要辨证要点,在临床辨证时要综合考虑。例如阳明病经证、腑实证皆可见谵语;“不能食”,是以谵语、潮热、腹满痛、不大便等为前提的,并非所有的不能食,都属阳明腑实证。

第3题:

喘证辨证论治


参考答案:喘证辨证应审其虚实。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因于外感者,发病骤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因于内伤者,病程多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肺虚者操劳后则喘,肾虚者静息时亦苦气息喘促,动则更甚,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实喘其治主要在肺,治予祛邪利气,区别寒、热、痰的不同,采用温宣、清肃、化痰等法,虚喘治在肺、肾,而尤以肾为主,治予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等法。虚实夹杂,下虚上实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1.实喘(1)风寒袭肺:治以宣肺散寒。方用麻黄汤为主方。(2)表寒里热:治以宣肺泻热。方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3)痰热郁肺:治以清泻痰热。方用桑白皮汤为主方。(4)痰浊阻肺:治以化痰降气。方用二陈汤为主方。(5)肺气郁闭:治以开郁降气平喘。方用五磨饮子为主方。2.虚喘(1)肺虚:治以补肺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为主方。(2)肾虚:治以补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为主方。

第4题:

喘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分清虚实:实喘者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虚喘者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2)辨外感与内伤:外感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内伤病程久,反复发作,无表证。虚喘应辨病变脏腑。肺虚者劳作后气短不足以息,喘息较轻,常伴有面色白,自汗,易感冒;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动则更甚,伴有面色苍白,颧红,怯冷,腰膝酸软;心气、心阳衰弱时,喘息持续不已,伴有发绀,心悸,浮肿,脉结代。

第5题:

杏苏散主治何证?辨证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杏苏散主治外感凉燥证。临床运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第6题: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以及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有:明辨病症性质;突出经络辨证;注重整体观念;分清标本缓急;做到三因制宜。针灸临床辨证论治方法有:八纲证治、脏腑证治、气血证治、经络证治等。

第7题:

喘证的最主要辨证要点为()

  • A、辨部位
  • B、辨寒热
  • C、辨虚实
  • D、辨阴阳
  • E、辨气血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喘证实喘辨证要点的是

A.呼吸深长有余
B.呼出为快
C.呼吸气粗声高
D.呼多吸少

答案:A,B,C
解析:
[考点与精解]本题主要考查实喘的辨证要点。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呼多吸少为虚喘肾虚不纳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9题:

肺胀与哮病、喘证如何鉴别?简述其辨证要点。


正确答案: 肺胀与哮病、喘证均以咳而上气、喘满为主症,有其类似之处。区别言之,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日久积渐而成,除咳喘外,尚有心悸,唇甲发绀,胸腹胀满,肢体浮肿等症状;哮病是呈反复发作性的一个病种,以喉中哮鸣有声为特征;喘证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要表现。从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肺胀可以隶属于喘证的范畴,哮与喘病久不愈又可发展为肺胀。此外,肺胀因外感诱发,病情加剧时还可表现为痰饮病中的"支饮"证。肺胀辨证总属标实本虚,但又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因此应分清其标本虚实的主次。一般感邪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偏实者,须分清痰浊、水饮、血瘀的偏盛。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并可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后期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偏虚者,当区别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心、肾、脾病变的主次。早期以气虚为主,或为气阴两虚,病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甚则可见阴阳两虚,病变以肺、肾、心为主。

第10题:

月经先期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情况,结合形、气、色、脉,辨其属虚、属热。一般以周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清稀,唇舌淡,脉弱的属气虚;周期提前或兼量多、经色紫红或深红、质稠,舌质红,脉数者为血热;脉虚而数者为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