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体生物活性的错误描述为()

题目

关于补体生物活性的错误描述为()

  • A、溶细胞作用
  • B、清除免疫复合物
  • C、炎症介质作用
  • D、具有酶样活性的白蛋白
  • E、中和与溶解病毒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补体叙述错误的有()。

A、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B、血清中补体的含量相对稳定

C、正常情况下,补体在血清中呈活性状态

D、补体的活性受理花因素的影响

E、作用具有非特异性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免疫球蛋白生物学活性的错误描述是

A.与抗原结合作用

B.补体活化作用

C.无亲细胞作用

D.调理作用

E.膜传递作用


正确答案:C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亲细胞作用。

第3题: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中补体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补体对淋巴细胞毒实验存在影响

B、实验前应先对补体进行预实验

C、补体天然细胞毒性产生假阴性

D、补体活性偏高产生假阳性

E、补体活性偏低产生假阴性


参考答案:C

第4题:

免疫球蛋白生物学活性的错误描述

A.与抗原结合作用
B.补体活化作用
C.无亲细胞作用
D.调理作用
E.膜传递作用

答案:C
解析: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亲细胞作用。

第5题:

关于CH50测定方法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A、补体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

B、补体主要是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

C、补体的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为直线关系

D、试验常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

E、在轻微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


参考答案:C

第6题:

关于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哪点错误

A.溶菌、溶细胞

B.调理吞噬

C.免疫粘附

D.炎症介质

E.特异识别和结合抗原


正确答案:E

第7题:

关于补体的理化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B.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C.在0~10℃下活性只保持3~4天

D.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为C2

E.补体大多数属于β球蛋白


正确答案:D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且大多数属于B球蛋白,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为C3,含量最少的补体成分为C2;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在O~10℃活性只保持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56℃30分钟灭活,故补体活性检测应尽快进行。

第8题:

下列关于补体生物学活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毒作用

B、调理作用

C、免疫黏附作用

D、中和病毒作用

E、抗过敏作用


参考答案:E

第9题:

关于补体生物活性的错误描述为

A.溶细胞作用
B.清除免疫复合物
C.炎症介质作用
D.具有酶样活性的白蛋白
E.中和与溶解病毒作用

答案:D
解析:
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其生物活性是溶细胞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炎症介质作用及中和与溶解病毒作用。

第10题:

关于CH50测定方法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A.补体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
B.补体主要是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
C.补体的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为直线关系
D.试验常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
E.在轻微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

答案:C
解析:
补体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分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补体的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的关系呈S形曲线的关系,在轻微溶血或者完全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试验常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比100%溶血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