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

题目

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肥达反应:"O"1:320,"H"1:80。副伤寒A1:80,副伤寒B1:640。外斐反应OX191:40.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 A、伤寒
  • B、副伤寒甲
  • C、副伤寒乙
  • D、副伤寒丙
  • E、斑疹伤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0岁。发热伴胸痛,咳嗽,体温40℃,持续5日。1日内体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其发热的热型应是

A.波状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D
选项A临床表现是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故排除A;选项B、C、D的临床表现同本细目第题。故可知选D。选项E,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故排除E。

第2题:

患者,男,36岁。发热1周,体温高达40.2℃,最低39.4℃,可能的热型是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B
患者已经发热1周,且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之问相差不超过1℃,符合稽留热的特点。

第3题:

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肥达反应:“0”1:320.’‘‘H”1:80。副伤寒A.1:80,副伤寒B1:640。外斐反应Ox191:40。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斑疹伤寒


正确答案:C
C.

第4题:

患者,男,36岁,因肺炎收住院,持续发热2天,每日口腔温度波动范围在39.3℃~40.0℃,并伴有脉搏、呼吸明显增快。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浪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

答案:D
解析:
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也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第5题: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

A.持续发热、脾大、玫瑰疹、相对缓脉、血白细胞减少

B.持续发热、脾大、淤点、重脉、血白细胞减少

C.不规则发热、脾大、玫瑰疹、相对缓脉、血白细胞减少

D.弛张热、脾大、玫瑰疹、相对缓脉、血白细胞增多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第6题:

婴幼儿疟疾的特点不包括

A、发热不规则,呈弛张热或稽留热

B、脾大明显

C、病死率低

D、常伴有呕吐、腹泻

E、贫血,血涂片可见大量疟原虫


参考答案:C

第7题:

患者,男,36岁。因肺炎收住院,持续发热2天,每日口腔温度波动范围在39.3~40.0℃,并伴有脉搏、呼吸明显增快。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状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


参考答案:D

第8题:

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为

A.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大及白细胞减少

B.持续发热,肝大,血疹,脉速,白细胞减少

C.弛张热,脾大,水晶汗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增多

D.不规则发热,脾大,玫瑰疹,重脉,白细胞减少

E.不规则发热,脾大,玫瑰。疹,重脉,白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A
A.

第9题:

患者,男,36岁,因肺炎收住院,持续发热2天,每日口腔温度波动范围在39.3℃~40.0℃,并伴有脉搏、呼吸明显增快。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浪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D
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也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第10题:

婴幼儿疟疾的特点不包括

A.发热不规则,呈弛张热或稽留热
B.脾大明显
C.病死率低
D.常伴有呕吐、腹泻
E.贫血,血涂片可见大量疟原虫

答案:C
解析:
婴幼儿疟疾的病死率较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