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肝脾胶体显像剂后,放射性分布为()

题目

静脉注射肝脾胶体显像剂后,放射性分布为()

  • A、肝脏50%、脾脏30%、骨髓20%
  • B、肝脏70%、脾脏20%、骨髓10%
  • C、肝脏85%、脾脏10%、骨髓5%
  • D、肝脏60%、脾脏30%、骨髓10%
  • E、肝脏95%、脾脏3%、骨髓1%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静脉注射肝胶体显像剂后,放射性分布 ( )

A、肝脏50%,脾脏30%,骨髓20%

B、肝脏70%,脾脏20%,骨髓10%

C、肝脏85%,脾脏10%,骨髓5%

D、肝脏60%,脾脏30%,骨髓10%

E、肝脏95%,脾脏3%,骨髓2%


参考答案:C

第2题:

静脉注射肝脾胶体显像剂后,放射性分布为()

  • A、肝脏50%、脾脏30%、骨髓20%
  • B、肝脏70%、脾脏20%、骨髓10%
  • C、肝脏85%、脾脏10%、骨髓5%
  • D、肝脏60%、脾脏30%、骨髓10%
  • E、肝脏95%、脾脏3%、骨髓1%

正确答案:C

第3题:

放射性核素肝脾胶体显像的原理是

A、胶体显像剂可以通过胆管排泄

B、胶体显像剂被肝脏内具有吞噬功能的库普弗细胞所吞噬

C、胶体显像剂可以进入肝囊肿

D、脓肿组织可以特异性摄取胶体

E、胶体显像剂可以滞留于肝血管瘤


参考答案:B

第4题:

单选题
骨显像时肝脾显影,可能的原因是
A

显像剂游离锝过多

B

上肢被尿液污染

C

金属皮带扣引起的放射性衰减

D

上肢静脉注射显像剂时有渗漏

E

显像剂化学纯度不高,形成胶体


正确答案: E
解析: 4.许多因素可影响骨显像的质量,其中显像剂标记率低,游离99mTcO过多,可至甲状腺、唾液腺等部位显影,显像剂内胶体含量过高时,可出现肝脾显影;另外,显像剂注射时渗漏可导致同侧上肢腋下淋巴结显影,皮带等金属异物可以屏蔽放射性,引起局部放射性减少或缺损。

第5题:

静脉注射的放射性胶体在脏器内分布的多少主要因胶体颗粒的大小而异大颗粒(500~1000nm)主要浓聚于()

  • A、骨髓
  • B、肝的库普弗细胞
  • C、脾
  • D、脑
  • E、肾脏

正确答案:C

第6题:

骨显像时肝脾显影,可能的原因是

  • A、显像剂游离锝过多
  • B、上肢被尿液污染
  • C、金属皮带扣引起的放射性衰减
  • D、上肢静脉注射显像剂时有渗漏
  • E、显像剂化学纯度不高,形成胶体

正确答案:E

第7题:

放射性核素肝脾胶体显像的原理是()

  • A、胶体显像剂可以通过胆管排泄
  • B、胶体显像剂被肝脏内具有吞噬功能的星状细胞所吞噬
  • C、胶体显像剂可以进入肝囊肿
  • D、脓肿组织呵以特异性摄取胶体
  • E、胶体显像剂可以滞留于肝血管瘤

正确答案:B

第8题:

放射性核素肝脾胶体显像的原理是()

A.胶体显像剂可以通过胆管排泄

B.胶体显像剂被肝脏内具有吞噬功能的Kuffer细胞所吞噬

C.肝胶体显像剂可以进入肝囊肿

D.脓肿组织可以特异性摄取胶体

E.胶体显像剂可以滞留于肝血管瘤


参考答案:B

第9题:

静脉注射的放射性胶体在脏器内分布的多少主要因胶体颗粒的大小而异中等颗粒主要积聚于()

  • A、骨髓
  • B、肝的库普弗细胞
  • C、脾
  • D、脑
  • E、肾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单选题
静脉注射肝脾胶体显像剂后,放射性分布为()
A

肝脏50%、脾脏30%、骨髓20%

B

肝脏70%、脾脏20%、骨髓10%

C

肝脏85%、脾脏10%、骨髓5%

D

肝脏60%、脾脏30%、骨髓10%

E

肝脏95%、脾脏3%、骨髓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