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主要发生在20~30d的鲢、鳙鱼苗及夏花阶段,发病初期,尾柄

题目

该病主要发生在20~30d的鲢、鳙鱼苗及夏花阶段,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的迅速发展迅速蔓延,以至自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该病可能为()

  • A、疖疮病
  • B、打印病
  • C、赤皮病
  • D、白皮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该病主要影响鲢、鳙鱼苗夏花阶段,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蔓延,至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该病可能是()

  • A、鲤白云病
  • B、赤皮病
  • C、竖鳞病
  • D、白皮病

正确答案:D

第2题:

试述鲢鳙亲鱼培育?


正确答案: ⑴培育方式和放养密度一般采取混养方式,以鲢为主的放养方式可搭配少量的鳙鱼和草鱼,与鳙鱼为主的可搭配草鱼,一般不搭养鲢鱼
鲢主养放养密度一般为每666.7㎡水面可放养16~20尾(每尾体重10~15Kg)可搭养鲢、草各2~4尾
鳙主养:每666.7m2放养10~20尾,另搭养草鱼2~4尾主养鱼放养雌雄比例以1:1.5为好。
(2)水质管理:亲鱼放养前,应先施好基肥。放养后,根据季节和池塘具体情况施放基肥,其原则是少施勤施,看水施肥。
1、产后施肥:看水施肥,做到少施勤施分散施,同时采用多加新水,勤加新水,即采用“大水、小肥”方式。
2、秋冬培育:入冬前加强施肥,使水色较浓,入冬后再少量补充施肥,即采用“大水、大肥”方式。
3、春季加强培育:开春后,最好换去一部分池水,适当增加施肥量,即采用“小水、大肥”方式。
4、产前培育:在催产前15~20天,应少施或不施肥,并经常冲水,即采用从“大水、小肥”到“大水、不肥”的培育方式。
总之,应根据产后补偿体力消耗,秋冬季节积累脂肪和春季促进性腺大生长的特点,采用产后看水施肥,秋季正常施肥,冬季施足肥料,春季精料和肥料相结合并经常冲水的措施。

第3题:

该病主要发生在20~30d的鲢、鳙鱼苗及夏花阶段,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的迅速发展迅速蔓延,以至自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该病可能为()

A.疖疮病

B.打印病

C.赤皮病

D.白皮病


参考答案:D

第4题:

鲢、鳙的主要形态差异?


正确答案: 鲢:体色较淡,银灰色无斑纹,体长而侧扁;腹棱完全,自胸鳍下方直至肛门;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鳃耙特化成海绵状。
鳙:体色较深,有斑纹,头大而肥;腹棱不完全,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胸鳍末端超过腹鳍基部;鳃耙狭长,排列细密如栅片,彼此分离。

第5题:

鲢鳙亲鱼培育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合理施肥、控制水质;做到:产后大水小肥,秋冬大水大肥,春季小水大肥,产前大水小肥至大水不肥。

第6题:

九江头槽绦虫病主要危害()

  • A、鲢
  • B、鳙
  • C、草鱼种
  • D、鲤鱼

正确答案:C

第7题:

怎样化解鲢鳙与罗非鱼的食性矛盾?


正确答案: 它们同属滤食杂食,食性上有所矛盾;鲢鳙滤食浮游生物、无机碎屑、细菌凝聚体;罗非鱼幼时主食浮游生物,成时碎屑、丝状藻等。混养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化解矛盾:交叉放养<上半年主抓鲢鳙7月前后批量轮捕;下半年转抓罗非鱼>;控制罗非鱼密度<达到上市规格及时轮捕>;限制罗非鱼繁殖<放养单雄或混放凶猛鱼>;增加投饲施肥<保持水质肥沃、饲料充足>

第8题:

白头白嘴病是鱼苗和夏花阶段发生的疾病。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试述鲢鳙的食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鲢鳙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滤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组成。鳃弧骨由角鳃骨、上鳃骨、咽鳃骨、鳃耙骨。鲢鳙滤食食物时各赛弧上的两列鳃耙随口的活动不断的张开和合拢。带有食物的水流经鳃耙侧突和鳃耙网时,水和较小的物体从鳃耙间隙顺利通过,从鳃孔排出,不能通过鳃耙间隙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就被滤积再鳃耙沟中,再水流不断冲击和腭褶波动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到近咽喉底时,鳃耙管壁肌肉收缩,从管中压出水流不食物聚集在一起,而进入咽底。

第10题:

夏花鱼苗拉网锻炼的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①鱼苗经过密集的拉网锻炼后,组织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肌肉变得较结实,体质较健壮,经得起分池操作和运输中的颠簸;
②促使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和排出肠道内的粪便,大大减少了运输中黏液和粪便的排出量,有利于保护运输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
③淘汰劣质的鱼苗,清杂除野,保证夏花的质量;
④还可粗略估计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合理安排鱼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