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浸泡可膨胀10~15倍的药材是()

题目

用水浸泡可膨胀10~15倍的药材是()

  • A、蟾酥
  • B、熊胆仁
  • C、麝香仁
  • D、牛黄
  • E、蛤蟆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水浸泡,有黏液渗出的药材为( )。

A.丁香

B.吴茱萸

C.天仙子

D.巴豆

E.鹤虱


正确答案:B
类似用水试鉴别的药材还有红花(水浸液金黄色)、西红花(水浸液黄色)、丁香(投入水中,萼筒部垂直向下)、菟丝子(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牵牛子(种皮呈龟裂状,有明显的黏液)、蟾酥(呈沾水乳白色隆起)。

第2题:

煎药前的饮片浸泡时间不正确的是

A、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长时间浸泡

B、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min

C、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

D、白头翁汤经20min浸泡之后,其抑菌圈明显增大

E、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


参考答案:C

第3题:

关于煎药前的饮片浸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中药在煎煮前浸泡,其目的是为使中药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

B.可避免在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C.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上的治疗作用

D.浸泡时间应根据中药饮片的性质而定

E.对花、茎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3分钟,根、种子、果实等药材可浸泡6分钟


答案:ABCD

第4题:

关于煎药前的饮片浸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中药在煎煮前浸泡,其目的是为使中药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
B.同时可避免在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C.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上的治疗作用
D.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
E.对花、茎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3分钟,以根、种子、果实等药材,可浸泡6分钟

答案:E
解析:
植物中药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是为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同时可避免在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对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但浸泡的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败。

第5题:

用水浸泡可膨胀10~15倍的药材是

A.蟾酥

B.熊胆仁

C.麝香仁

D.牛黄

E.蛤蟆油


参考答案:E

第6题:

煎药前的饮片浸泡时间错误的是( )。

A、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

B、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

C、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

D、白头翁汤经20分钟浸泡之后,其抑菌圈明显增大

E、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长时间浸泡


参考答案:C

第7题:

用水浸泡,有黏液渗出的药材是( )。

A、沙苑子

B、葶苈子

C、吴茱萸

D、酸枣仁

E、决明子


参考答案:C

第8题:

关于煎药前的因饮片浸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中药在煎煮前浸泡,其目的是为使中药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

B.同时可避免在加热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C.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

D.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上的治疗作用

E.对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3~3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药材,可浸泡6分钟,但浸泡的时间不宜过久


【正确答案】:E

第9题:

蛤蟆油用温水浸泡,体积可膨胀

A.8~12倍
B.3~5倍
C.5~10倍
D.10~15倍
E.2~3倍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A.羚羊角
B.麝香仁
C.马宝
D.哈蟆油
E.牛黄

用温水浸泡,体积可膨胀10~15倍的药材是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