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

题目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

  • A、Ddrr×ddRr
  • B、DdRR×ddrr
  • C、DdRr×ddrr
  • D、DDRr×ddrr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东北麦区以抗小麦()锈病为主。

  • A、秆锈
  • B、叶锈
  • C、条锈
  • D、轮锈

正确答案:A

第2题:

小麦锈病包括()三种病害。

  • A、带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B、条锈病、青锈病、秆锈病
  • C、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D、褐锈病、条锈病、带锈病

正确答案:C

第3题:

症状是夏抱子堆小,长椭团形,在小麦成株叶片上沿叶脉呈虚线状排列的是小麦()。

A.秆锈病

B.叶锈病

C.条锈病

D.穗锈病


参考答案C

第4题:

小麦的抗锈病与染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T、t基因控制;易倒伏与抗倒伏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D、d基因控制。T与t、D与d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抗锈病易倒伏小麦自交,后代出现了染锈病抗倒伏的小麦,请从理论上分析:后代中纯合体占总数的()。


正确答案:1/4

第5题:

秆锈菌引起()。

  • A、条绣病
  • B、叶锈病
  • C、果锈病
  • D、秆锈病

正确答案:D

第6题:

某小麦自然情况下自由传粉,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若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在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时,全部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 A、50%、50%
  • B、50%、62.5%
  • C、62.5%、50%
  • D、50%、100%

正确答案:B

第7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

  • A、高矮之比是1:1
  • B、全是矮秆
  • C、全是高秆
  • D、高矮之比3:1

正确答案:B

第8题: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

A高︰矮=1︰1

B全是矮秆

C全是高秆

D高︰矮=3︰1


B

第9题:

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与纯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
  • 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
  •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
  • D、自交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

  • A、甲×乙
  • B、甲、乙分别测交
  • C、甲×甲,乙×乙
  • D、甲×乙得F1再自交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