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组织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决定的过程。


参考答案:对


()监督体系是指来自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主体所构成的监督力量的总称,是为保证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符合一定的伦理原则及道德规范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

A、外部行政伦理

B、内部行政伦理

C、超然行政伦理

D、法制行政伦理


参考答案:A


以下各组范畴属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是()。

A.社会舆论监督与法制规范监督

B.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C.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和部门内部监督

D.行政行为习惯与行政人员内心信念


参考答案:B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作用或者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为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答案:对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答案:对


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醒:期末考试大部分试题能从历年考试试题中找到原题答案) x年7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202 适用专业及层次:行政管理;专科 考试: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名词解释 1.管理幅度: 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2.行政执行: 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3.舆论监督: 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4.行政效率: 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D)。 A.欧文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2.按照里格斯的划分,融合型是(D)。 A.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3.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 A.特殊型 B.发展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A)的核心内容。 A.行政道德 B.社会公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行为规范 5.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C)。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6.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C)。 A.临时方案 B.积极方案 C.追踪方案 D.应变方案 7.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B)。 A.纵向沟通 B.横向沟通 C.无反馈沟通 D.网上沟通 8.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活动的监督称为(D)。 A.法制监督 B.事前监督 C.事中监督 D.社会监督 9.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B)给予政纪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10.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B)。 A.税种 B.税法 C.纳税人 D.税率 三、多项选择题 1.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政治制度 B.政党制度 C.阶级状况 D.法律制度 E.政治文化 2.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BCD)。 A.葡萄牙 B.加拿大 C.丹麦 D.印度 E.奥地利 3.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BE)。 A.决策权力 B.权力性影响力 C.合法权力 D.奖惩权力 E.非权力性影响力 4.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ACDE)。 A.夫妻关系 B.五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D.直系血亲关系 E.近姻亲关系 5.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ABC)。 A.参与政务 B.处理事务 C.搞好服务 D.进行决策 E.执行公务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政府成本过高;(2)政府的低效率;(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4)寻租;(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 五、论述题 1.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但是,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的产键因素。 第二,行政决策主导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不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渗透在各种行政功能的运作中,但其他的行政管理功能并没有消失,依然具有其独立性。 第三,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就是说一项行政决策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也可以使国家衰败灭亡。一定程度上说,行政决策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成败和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第四,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2.试析行政改革的动力。 (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从属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行政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它的决定力量。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行政体制。 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一般政府会进行自我调节,但很少能够自动地进行改革。行政改革一般都是政治推动,尤其必须有政治权威的推动。在发展中国家,政治权威对改革包括行政改革的作用是巨大的。政治权威不仅是改革的推动者,而且是改革顺利进行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 (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必须适应最活跃的经济基础的这种变化。如果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基础,公共行政不仅不能够有效地管理经济,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行政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我国行政改革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进行的。 (3)社会演变的要求。社会演变是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演变,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当社会演变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体制的法制性决定了政府不能随着社会演变而随时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等待社会演变到一定地步才能进行行政改革,但政府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演变,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每次科学技术革命都给公共行政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现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席卷全球。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行政改革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开展。由于新科学、新技术在行政系统的广泛应用,政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发生变化,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深刻改革。随着行政改革的进行,公共行政也面目一新。 (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新思想、新价值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也是行政改革的动力。行政改革只不过是把一种新思想、新价值变为现实。没有指导思想、没有价值支持的行政改革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效率、公平、民主是进行行政改革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价值。我国进行的行政改革就是以效率、公平、民主作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去向。

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所理解和欲实现的行政价值的总和,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在公共行政系统内部所设立的专门行使监察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行 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活动进行的监督是( )

A.行政监察

B.审计监督

C.司法监督

D.政党监督


参考答案D


()一般是指行政管理活动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即行政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A.行政效能

B.行政效果

C.行政效率

D.行政效益


参考答案:C


下列各项中关于行政法所研究的“行政”说法正确的有(  )。

A.行政法所研究的行政是指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活动
B.行政法所研究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
C.行政法所研究的行政是指所有由行政机关所实施的活动
D.行政法所研究的行政以形式意义的行政为主,以实质意义上的行政为补充
E.行政法所研究的行政包括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

答案:B,D
解析:
广义上的行政指管理活动,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中都有行政管理活动。但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和地方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活动。


下列有关行政法上的行政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执行与管理没有截然的区分
B.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
C.静态行政是指行政机关、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
D.动态行政是指行政活动、行政行为

答案:B
解析:
行政法上的行政,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管理活动,但是也包括国家之外的公共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进行的行政。前者是国家行政,前者和后者的结合构成了公共行政。行政机关的执行、管理活动不是截然分开的,相对于政治和法律来说,行政是对政策或法律的执行,而对行政相对人来说,行政又是对社会的管理活动。

更多 “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机关行政行政执法活动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对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外部监督B、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具有法定的效力C、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是法定的监督方式D、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属于对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内部监督正确答案:B,C,D

考题 填空题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正确答案:行政理想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公共行政”说法正确的是()。A “公共行政”就是指行政法上的“行政”B 只有国家行政机关有权实施行政活动C 行政活动的目的就是管理国家事务D 公共行政是指事业单位对社会事物的组织、决策、管理和控制正确答案:D解析:行政法上所说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即指国家行政机关或依法享有行政权的组织对国家或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包括四层意思 (1)行政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依法享有行政权的组织。选项B.D说法错误。 (2)行政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现代行政已不限于管理国家事务,还越来越广泛地管理公共事务。 (3)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选项C说法错误。 (4)行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考题 下列关于“公共行政”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行政”就是指行政法上的“行政”B、只有国家行政机关有权实施行政活动C、行政活动的目的就是管理国家事务D、公共行政是指事业单位对社会事物的组织、决策、管理和控制正确答案:A

考题 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的各种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活动。A、国家行政机关B、公务员C、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D、行政机关正确答案:C

考题 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正确答案:行政理想

考题 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A、行政责任B、行政良心C、行政理想D、行政作风正确答案:C

考题 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符合国家意志和人民要求的行政成果是指______。 A. 行政效能 B. 行政效果 C. 行政效率 D. 行政效益 答案:D解析:解题指导: 行政敢率是在行政管理中投入的工作量与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之间的比率。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组织实现预期目的的适应性能力,是对行政组织功能的评价。行政效益主要是看它对社会有益影响的大小,给社会带来福利的多少。故答案为D。

考题 填空题公共行政领域从最初排斥(),到接受伦理规范作为行政活动的标准,实现了“事实”与“价值”的融合。公共行政活动从最初崇尚“效率”,到追求()的社会价值,完整的行政伦理目标至此形成。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正确答案:伦理价值,公正,价值导向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符合国家意志和人民要求的行政成果是指()A 行政效能B 行政效果C 行政效率D 行政效益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