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宋代三次兴学运动的内容及其改革措施。

题目
概述宋代三次兴学运动的内容及其改革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


答案:
解析:
这三次兴学运动是: (1) 庆历兴学。庆历兴学是范仲淹在宋仁 宗庆历四年(1044)主持的,主要内容有三项:第 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第二,改 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 赋,罢帖经、墨义。第三,以胡瑗的“苏湖教法” 为参照,改革太学。 (2) 熙宁、元丰兴学。由王安石主持和推 进。主要内容包括:①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官学。设置诸 路学官,改变州县有学无教的现象,加强地方教 育管理,并为地方学校拨充学田,每所学校给田 40顷以充学粮,使地方官学有了显著发展。 ③改革科举制度。在考试方法上,下令废除帖 经、墨义、诗赋的形式,仅试以经义、策、论;对考 试内容进行了修改,对儒家经典《诗》《书》《周 礼》重新训释,并颁发给太学和地方官学,作为 统一的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 容。④设置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培养具有一 技之长的人才。⑤颁定《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 材和考试内容。 (3)崇宁兴学。由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 主持的。蔡京秉承宋徽宗旨意,主持“崇宁兴 学”,恢复和发展了“熙宁兴学”的某些措施,主 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 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 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 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 校。崇宁二年,置医学。次年六月,创设算学、 书学和画学。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第2题:

试述北宋三次兴学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主要内容有三项: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墨义等考试方式;第三,创建太学,并派人“下湖学取瑗之法以为太学法”,即在太学中推行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有四: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主要内容有五: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第3题:

下列属于北宋的三次兴学的是( )。

A、庆历兴学和胡嫚“苏湖教法”

B、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C、崇宁兴学

D、尊经崇儒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北宋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为:()、熙宁、元丰兴学和崇宁兴学。


正确答案:庆历兴学

第5题:

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①令州县立学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
③改革大学。
北宋第二这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
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
②整顿地方学校
③颁定(三经新义)
④设置专门学校
⑤改革科举制度。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第6题:

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依次为()。


正确答案: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第7题: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正确答案:蔡京

第8题:

从内容来看,北宋的“三次兴学"都以废除科举为 重要改革措施。


答案:错
解析:
这一表述是错误的。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其涉及科举制度的改革内容是要改革科举考 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在熙宁、元丰兴 学中,王安石主持编撰了《三经新义》,作为科举 考试的统一教材。在前两次兴学运动中,并没有 将废除科举作为改革的内容,而只是在蔡京主持 的崇宁兴学中,才规定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第9题:

宋代三次兴学在改革科举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范仲淹等人提倡经济实学,力图将学校教学、科举取士和经业治国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体、科举考试为手段、社会需求为目的新的教育体制。科举考试先策论,后诗赋。(2)王安石改革科举设经义局,《三经新义》修成,由朝廷正式颁行学宫,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从此,士子参加经学考试与科举都以《三经新义》为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而有效地改变了经说纷异的局面。(3)宋徽宗改革科举,崇宁三年(1104年),诏罢科举,规定天下的士全部由学校升贡,停止州郡发解和礼部试,每岁考试上舍生如礼部试法。次年赐上舍生35人及第,以后每年试上舍生,赐于及第。崇宁五年,又诏于大比之岁取士参用科举,一度实行科举与舍选并行之制。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才恢复科举旧制,惟太学仍保留崇宁定制。

第10题:

北宋时期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是指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和()

  • A、景祐兴学
  • B、元祐兴学
  • C、政和兴学
  • D、崇宁兴学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