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题目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对此患者第1周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B.协助患者翻身、进食
C.协助患者如厕
D.低流量持续吸氧
E.指导患者床上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女,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min,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

A.活动无耐力

B.心输出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正确答案:A

第2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志清楚,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心输出量减少
B、体液量过多
C、潜在心律失常
D、潜在感染
E、活动无耐力

答案:C
解析: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等。因此,此时患者较为危险的一个潜在护理问题是心律失常,但是日前病人如果仍然有疼痛存在,也要考虑到患者存在“疼痛:胸痛”这一护理问题。从题干上看患者心率增快,且出现交替脉,这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可能由于患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诱发心功能不全,故如果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则还要考虑心输出量减少的问题。目前患者处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因此不能开始锻炼,故活动无耐力的诊断不合适,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危险性,故也不考虑,因此,依据题干信息可选择C。

第3题: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查看材料

A.活动无耐力

B.心输出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正确答案:D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等。因此,此时患者较为危险的一个潜在护理问题是心律失常,但是目前病人如果仍然有疼痛存在,也要考虑到患者存在“疼痛:胸痛”这一护理问题。从题干上看患者心率增快,且出现交替脉,这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可能由于患者存在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诱发心功能不全,故如果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则还要考虑心输出量减少的问题。目前患者处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因此不能开始锻炼活动耐力,故活动无耐力的护理诊断不合适。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故E项也不考虑。因此,依据题干信息应选择D。

第4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对此患者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期间的护理措施,下述正确的是

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B.协助病人翻身、进食
C.协助病人如厕
D.低流量持续吸氧
E.指导病人床上活动

答案:B
解析:
在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休息和运动、饮食及吸氧这几个方面。该患者目前没有呼吸困难或是发绀,可以暂不给予吸氧;饮食方面患者在第l周宜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适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以免加重心脏负荷;由于在急性期要求绝对卧床休息,故患者所有活动应该是在床上进行,由护士给予协助,完成日常生活行为,因此不能自行如厕,在绝对卧床休息期间也不宜开始进行活动的指导。

第5题: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对此患者第1周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B.协助患者翻身、进食
C.协助患者如厕
D.低流量持续吸氧
E.指导患者床上活动

答案:B
解析:
1.考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精析: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进而转为室颤,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所以选D。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患者疼痛判断此时患者首要的护理问题是活动无耐力,结合题意,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因此,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潜在心律失常,相对于活动无耐力,心律失常更为主要。
2.考点:急性心梗的护理;精析: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在床上活动四肢。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心梗时,高浓度给氧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故本题选B。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D,由于高浓度给氧可以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所以,D错误,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本题选B。
3.考点:急性心梗的并发症;精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都是休克的表现。故本题选C。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摸不清。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可有粉红色泡沫痰。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部分考生忽视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发生错误,本题中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是休克的表现,因此,选C。

第6题:

患者女,60岁。因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心率112次/分,心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吸氧
B.监测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理护理

答案:D
解析:
1.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故此患者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潜在的心律失常,故选D。解题关键:心肌梗死可出现室性心律而致死,所以护理时首先预防其发生。
2.第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第2周协助病人离床站立在室内慢步走动,但时间不能过长。第3~4周协助病人至病区用餐,以含必要的热量和营养,易消化、低钠、低脂肪食物为宜。故选D。解题关键:心肌梗死1周内绝对卧床;2周少量活动。

第7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在监护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应警惕发生

A.严重心律失常
B.急性左心衰竭
C.心源性休克
D.并发感染
E.紧张,恐惧

答案:C
解析:
本题题干中患者发生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现交替脉,这些均可以提示患者心肌梗死范围较大,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进而使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引起了心源性休克,可表现为收缩压<80mmHg,同时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反应迟钝,常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l周内发生。

第8题:

(91~93题共用题干)

女性病人,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min,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病人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心排血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正确答案:D
答案: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5%~95%都发生心律失常,多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故本题应选D。

第9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心输出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答案:D
解析: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等。因此,此时患者较为危险的一个潜在护理问题是心律失常,但是目前病人如果仍然有疼痛存在,也要考虑到患者存在“疼痛:胸痛”这一护理问题。从题干上看患者心率增快,且出现交替脉,这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可能由于患者存在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诱发心功能不全,故如果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则还要考虑心输出量减少的问题。目前患者处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因此不能开始锻炼活动耐力,故活动无耐力的护理诊断不合适。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故E项也不考虑。因此,依据题干信息应选择D。

第10题: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在监护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应警惕发生
A.严重心律失常
B.急性左心衰竭
C.心源性休克
D.并发感染
E.紧张,恐惧

答案:C
解析:
1.考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精析: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进而转为室颤,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所以选D。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患者疼痛判断此时患者首要的护理问题是活动无耐力,结合题意,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因此,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潜在心律失常,相对于活动无耐力,心律失常更为主要。
2.考点:急性心梗的护理;精析: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在床上活动四肢。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心梗时,高浓度给氧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故本题选B。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D,由于高浓度给氧可以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所以,D错误,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本题选B。
3.考点:急性心梗的并发症;精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都是休克的表现。故本题选C。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摸不清。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可有粉红色泡沫痰。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部分考生忽视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发生错误,本题中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是休克的表现,因此,选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