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计划编制一幅经济挂图,为市领导、各职能部门了解本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该市东西长35km,南北宽20km。某测绘局承担了编制任务。

题目

某市计划编制一幅经济挂图,为市领导、各职能部门了解本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该市东西长35km,南北宽20km。某测绘局承担了编制任务。


1.编制要求


(1)挂图选用等角圆锥地图投影,幅面选择4开(510mm*360mm)。


(2)挂图采用数字制图进行编绘,地理要素通过已有的资料进行编绘,按照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要求表示要素和进行制图综合。地理要素包括县级(含)以上境界、铁路,乡级(含)以上公路、乡镇(含)以上居民地以及主要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


(3)专题要素表示全市各县(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等。


(4)地图现势性应达到2 0 1 0年底。


(5)印前数据,应确保挂图内容正确,要素的详细程度适中,各要素制图综合及图层关系处理合理,叠置顺序无误,地图设色、符号及注记配置和地图整饰美观。


(6)需公开出版发行,同时提交印前数据。


2.收集的资料


(1)2007年更新生产的公开版1:250000地图数据,内容与1:250000地形图基本一致;


(2)全市行政区划简册,资料截至2 0 1 0年底;


(3)2010年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含各县(区)人口数、生产总值以及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值,资料截至2 0 1 0年底;


(4)全市旅游交通图,比例尺1:900000,2 0 1 0年初出版。


【问题】


1.该挂图应采用多大的比例尺?


2.简述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3.地理底图的作用是什么?应选取哪些基础地理要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制定卫生计划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作用不包括()。

A、了解经济发展背景,有助于政府投入

B、有助于了解卫生计划编制的背景信息,使卫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C、有助于掌握卫生计划过程中所有可利用的资源

D、有助于满足由于城市化人口流动和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所产生的对卫生服务的新需求


答案:A

第2题: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分析是通过纵向比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


答案:错
解析: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在建立经济发展水平量度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第3题:

某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些“变通”国家法律规定的“土政策”“土办法”,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该市通过制定规章来管理社会,是依法治国的体现。( )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某市计划编制一幅经济挂图,为市领导、各职能部门了解本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该市东西长35 km,南北宽20 km。


某测绘局承担了编制任务,编制要求如下:


1.挂图选用等角圆锥地图投影,幅面根据选择4开(510 mm *360 mm);


2.挂图采用数字制图进行编绘,地理要素通过已有的资料进行编绘,按照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要求表示要素和进行制图综合,地理要素包括县级(含)以上境界、铁路、乡级(含)以上公路、乡镇(含)以上居民地以及主要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


3.专题要素表示全市各县(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等;


4.地图现势性应达到2010年底;


5.印前数据,应确保挂图内容正确,要素的详细程度适中,各要素制图综合及图层关系处理合理,叠置顺序无误,地图设色、符号及注记配置和地图整饰美观;


6.需公开出版发行,同时提交印前数据。


现已收集2007年更新生产的公开版1:250 000地图数据,内容与1:250 000地形图基本一致;全市行政区划简册,资料截至2010年底;2010年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含各县(区)人口数、生产总值以及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值,资料截至2010年底;全市旅游交通图,比例尺1:900 000,2010年初出版。


问题


(1)该挂图应采用多大的比例尺?


(2)用框图表示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3)地理底图的作用是什么?应选取哪些基础地理要素?




答案:
解析:

(1)用平面图形实地大小和图幅尺寸分别相比,将数值较大的数取整,便得到地图比例尺分母。


挂图东西长的比例尺35 000 000 mm÷510 mm =68 627. 45


挂图南北宽的比例尺20 000 000 mm÷360 mm =55 555. 55


挂图应采用1:70 000比例尺。


(2)用框图表示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如下:



(3)地理底图是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反映专题要素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是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系统,为专题要素的定位提供足够的精度;能够更深入地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专题信息所依附的地理底图,不仅能在底图上直接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专题要素与地理底图的相互联系,分析出更多专题内容的产生、分布、发展的规律。


①水系要素的编制。


选取河流大于等于8 mm(图上)的支流加以表示,主流加注记,要正确反映河流的主支流关系,正确反映河系的形状。选取面积大于等于8 mm2(图上)的湖泊加以表示。水库重点表示大型水库,用平面图形加注记表示;其他水库选取水域面积大于等于8 mm2(图上)的用平面图形表示。


②居民地的编制。


只表示乡级以上的大居民地,省、市、县政府驻地用符号和注记标明。


③道路网的编制。


铁路、乡级以上公路全部表示,其他道路不表示。


④境界线的编制。


表示省界、地市界、县界、乡界,境界线的等级用线划的粗细和形状来区分。




第5题:

下列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目的的是()。

A:反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B: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C: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咨询服务
D: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目的。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目的包括:反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D项不属于其目的。

第6题:

2006年10月某市人民检察院以宏发经济发展公司和该市国家税务局城区中心分局犯偷税罪起诉到该市中级人民法院。该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市国家税务局城区中心分局在与宏发经济发展公司共谋后决定为宏发经济发展公司偷税提供方便,宏发经济发展公司在其法定代表人张某的策划下在2003年共计偷税100万元,占应缴纳税额的15%。2005年宏发经济发展公司被宏图公司兼并,宏发经济发展公司在工商局注销,张某退休。宏图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李某。问:
(1)该市国家税务局城区中心分局作为国家机关能否成为本案的被告?为什么?
(2)本案应当以宏发经济发展公司还是以宏图公司为被告?为什么?
(3)本案判处的罚金应当由宏发经济发展公司还是应当由宏图公司承担?
(4)本案能否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
(5)本案应当适用偷税罪的哪一个量刑幅度?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市国家税务局城区中心分局可以成为本案的被告。首先,根据刑法的规定,单位可以成为偷税罪的犯罪主体。其次,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最后,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以单位的分支机构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分支机构所有的,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所以,单位的分支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因此,该市国家税务局城区中心分局尽管属于国家机关的分支机构,同样可以成为本案的被告。
(2)本案应当以宏发经济发展公司为被告。根据罪责自负原则,只有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问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够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本案中宏图公司是在宏发经济发展公司实施偷税行为之后兼并宏发公司的,宏图公司与宏发经济发展公司的偷税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不能将宏图公司作为被告,而以宏发经济发展公司为被告。
(3)应当由宏图公司承担罚金刑。尽管宏发经济发展公司是本案的被告,但是由于宏发经济发展公司已经被宏图公司兼并,宏发经济发展公司没有财产可以被执行,而宏图公司是宏发经济发展公司财产利益的权利义务的承受者,应当由宏图公司作为财产刑的被执行人。
(4)本案应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税罪实行双罚制,既处罚单位也处罚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本案中张某作为宏发经济发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积极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是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因此应当以偷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5)应当适用偷税罪的第一个量刑幅度,即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因为本案偷税数额占应缴纳税额的15%,没有达到30%,不可能适用第二个量刑幅度。虽然从表面上看,偷税100万元不符合“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规定,但是根据举轻以明重的解释原则,当然应当适用偷税罪的第一量刑幅度。

第7题: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在建立经济发展水平量度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纵向比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其所处发展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


答案:错
解析: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在建立经济发展水平量度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其所处发展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第8题:

某市一年内连续发生三起重大伤亡责任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对该市市长应承担的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

A.市长作为本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市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应承担责任

B.对重大责任事故应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不应由市长负责

C.该市长对多起责任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D.该市长对多起责任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答案:AC

更多相关知识请查看http://www.shangxueba.com/Ask/zt6.html

第9题:

某市计划编制一幅经挤挂图,为市领导、各职能部门了解本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该市东西长35km,南北宽20km。某测绘局承担了编制任务。
1编制要求
(1)挂图选用等角圆锥地图投影,幅面选择4开(510mm×360mm).
(2)挂图采用数字制图进行编绘,地理要素通过已有的资料进行编绘,按照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要求表示要素和进行制图综合。地理要素包括县级(含)以上境界,铁路,乡级(含)以上公路、乡镇(含)以上居民地以及主耍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
(3)专题要素表示全市各县(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等。
(4)地图现势性应达到2010年底。
(5)印前数据,应确保挂图内容正确,要素的详细程度适中,各要素制图综合及图层关系处理合理,叠置顺序无误,地图设色、符号及注记配置和地图整饰美观。
(6)需公开出版发行,同时提交印前数据。
2收集的资料
(1)2007年更新生产的公开版1:250000地图数据,内容与l:250000地形图基本一致;
(2)全前行政区划简册,资料截至2010年底;
(3)2010年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含各县(区)人口数.生产总值以及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值,资料截至2010年底;
(4)全市旅游交通图,比例尺1:900000,2010年初出版。
1小题>
该挂图应采用多大的比例尺
2小题>
简述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3小题>
地理底图的作用是什么应选取哪些基础地理要素


答案:
解析:
1小题>主要考查的是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放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挂图东西长的比例尺:35000000÷510= 68627. 45;挂图南北宽的比例尺:20000000÷360一55555. 56。因为68627. 45>55555. 56且68627. 45≈70000,故应采用1:70000比例尺。

2小题>主要考查的是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设计及编辑准备工作、编稿与编绘、计算机制图、地图印刷。

3小题>主要考查的是专题地图制作中地理底图的主要作用及其基本要素的选取方法。地理底图是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反映专题要素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为专题要素的定位提供足够的精度;能够更深入地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专题信息所依附的地理底图不仅能在底图上直接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专题要素与地理底图的相互联系,分析出更多专题内容的产生、分布、发展的规律。应选取的基础地理要素:(1)水系要素的编制。选取河流大于等于8mm2的支流加以表示,主流加注记。要正确反映河流的主支流关系,正确反映河系的形状。选取面积大于等于8mmz的湖泊加以表示。水库重点表示大型水库,用平面图形加注记表示;其他水库选取水域面积大于等于8mm2的用平面图形表示。(2)居民地的编制。只表示乡级以上的大居民地,省、市、县政府驻地用符号和注记标明。(3)道路网的编制。铁路、乡级以上公路全部表示,其他道路不表示。(4)境界线的编制。表示省界、地市界、县界、乡界,境界线的等级用线画的粗细和形状采区分。

第10题:

某省会城市为了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水平,委托某测绘单位编制一幅全市影像挂图,以最新的表现形式,形象直观的地图语言反映该市的基础地理信息现状,该市南北长约17km,东西宽约30km。


1.为编制影像挂图收集资料如下:


(1)2012年全市正射卫星影像数据,分辨率为1m,影像由于获取时间不一致,有色差,河流等水域颜色普遍比较灰暗;


(2)2010年更新的1:1000地形图数据(DLG);


(3)2012年出版的1:35000市交通旅游地图。


2.影像挂图编制要求:


(1)本着“突出影像,辅以矢量数据”的指导思想设计编制影像挂图;


(2)影像挂图幅面为标准全开,内图廓尺寸707mm*1012mm,地图投影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3)影像挂图采用数字地图制图技术方法制作,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工处理影像数据;在数字地图制图软件中处理地图矢量要素,并对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影像地图数据,四色印刷成图。


【问题】


1.影像挂图的比例尺宜是多少?挂图版式宜用横式还是竖式?简述理由。


2.简述收集的各种资料在编制影像挂图中的用途。


3.简述影像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简述矢量数据编图处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用实地大小和内图廓尺寸分别相比,将数值较大的数取整,便得到地图比例尺分母。影像挂图长方向比例尺:17000000/707 =24045;


影像挂图宽方向比例尺:30000000/1012=29644;因为24045<29644且29644≈30000,所以影像挂图比例尺适宜为1:30000。该省东西方向的图上距离:30*1000*1000/30000=1000(mm);该省南北方向的图上距离:17*1000* 1000/30000=567(mm);内图廓尺寸707mm*1012mm,根据上述情况挂图版式宜选用横式。


2.影像挂图的制作思想是“突出影像,辅以矢量数据”,因此选用20 1 2年全市的正射卫星影像数据作为背景底图;2010年更新的1:10000地形图数据(DLG),是地理要素设计与编制的依据,为本挂图制作提供相关矢量数据;20 1 2年出版的1:35000的市交通旅游地图是专题要素设计与编制的依据,为本挂图制作提供相关的交通道路信息和重要旅游景点信息及景点信息名称注记等。


3.由于获取时间不一致导致影像之间存在的色差,且影像中河流等水域颜色普遍比较灰暗,说明影像内部色彩分布不均衡。因此需要对影像进行色彩调整,色彩调整主要包括匀光处理和影像的匀色处理。然后将色彩调整后的影像利用DLG中的控制点数据进行正射纠正,纠正完成后进行影像镶嵌,对镶嵌后的影像裁切得到一幅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正射影像。具体流程如下图。



4.源数据DLG比例尺为1:10000,可以表达实地1m以上的地物,而影像挂图比例尺为1:30000,故在挂图制作过程中现在只能选择3m以上的尺寸,需要对源数据DLG进行综合取舍。即随着比例尺的缩小,地图上的各类符号都被扩大了.从而使得各要素间的争位性矛盾更加突出,此时编图过程中常常采取舍弃。位移和压盖的方法来处理,处理原则如下:


(1)考虑各要素的重要性:位移、压盖。


(2)衡量各要素的稳定性:自然物体的稳定性较高,而人工物体稳定性较差,它们在一起发生位置矛盾时,一般移动人工物体,保持主从关系。


(3)考虑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居民地、水系、道路之间的相切、相割、相离的关系,一般要保持与实地相对应。


(4)对于有控制意义的物体,要保持位置的精度:河流、经纬线应尽量保持其位置的准确性,境界线、重要居民点、道路应尽量保持其位置的相对准确性。对于国界线而言,任何情况下均不可移位,周围地物的相对关系要与国界相对应;省县级界线一般也不应位移,特殊情况下在不产生归属问题前提下,为了处理其与其他要素关系时可作适当移动。


若地图要素发生冲突时,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1)点点冲突。保证高层次点状要素图形完整,并对低层次点状要素移位。


(2)点线冲突。保证点状要素图形完整,线状要素与点状要素图形重叠部分应隐去。


(3)点面冲突。保证点状要素图形完整,并将原多边形分解为一多边形加一内含多边形。


(4)线线冲突。保证高层次线状要素图形完整,低层次线状要素图形与高层次线状要素图形重合部分隐去。


(5)线面冲突。保证线状要素图形完整,并将原多边形分解为若干个子多边形。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