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目前采用现金销售政策,年销售量180000件,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

题目
甲公司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目前采用现金销售政策,年销售量180000件,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
为了扩大销售量,甲公司拟将目前的现销政策改为赊销并提供一定的现金折扣,信用政策为“2/10,n/30”,
改变信用政策后,年销售量预计提高12%,预计50%的客户(按销售量计算,下同)会享受现金折扣优惠,4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10%的客户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收回逾期应收账款发生的收账费用为逾期金额的3%。
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收益率为15%,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以下项目的变动额:
(1)边际贡献变动额。
(2)现金折扣成本变动额。
(3)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变动额。
(4)收账费用的变动额。
(5)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税前损益变化,并说明该信用政策改变是否可行。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边际贡献变动额=180000×12%×(10-6)=86400(元)

(2)现金折扣成本变动额=180000×(1+12%)×10×2%×50%=20160(元)

(3)平均收账天数=10×50%+30×40%+50×10%=22(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变动额=[180000×(1+12%)×10/360]×22×60%×15%=11088(元)

(4)增加的收账费用=180000×(1+12%)×10×10%×3%=6048(元)

(5)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税前损益变化=86400-20160-11088-6048=49104(元)
税前损益变化大于0,因此该信用政策改变是可行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利用本量利分析法预测利润时,其计算公式为()。

A.某种产品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预计单价×(1+税率)-预计变动成本]-预计固定成本

B.某种产品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预计单价×(1-税率)+预计变动成本]-预计固定成本

C.某种产品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预计单价×(1-税率)-预计变动成本]-预计固定成本

D.某种产品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预计单价×(1-税率)-预计变动成本-预计固定成本


答案:C

第2题:

甲公司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目前采用现金销售政策,年销售量18000件,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年平均存货周转次数为3(按销售成本计算)。为了扩大销售量,甲公司拟将目前的现销政策改为赊销并提供一定的现金折扣,信用政策为2/10、n/30,改变信用政策后,年销售量预计提高12%,预计50%的客户(按销售量计算,下同)会享受现金折扣优惠,4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10%的客户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
逾期应收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3%的收账费用,存货周转次数保持不变,应付账款年平均余额将由目前的90000元增加至110000元。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5%,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以下项目的变动额:边际贡献、现金折扣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收账费用、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付账款资金来源的利息节约。
(2)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税前损益变化,并说明该信用政策改变是否可行。


答案:
解析:
(1)改变信用政策后销售收入增加额=18000×12%×10=21600(元)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6/10=60%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40%
边际贡献增加额=销售收入增加额-变动成本增加额=销售收入增加额×边际贡献率=21600×40%=8640(元)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额=18000×(1+12%)×10×50%×2%=2016(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平均收账天数=50%×10+40%×30+10%×(30+20)=22(天)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平均收账天数×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

×22×60%×15%=1108.8(元)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增加额=1108.8-0=1108.8(元)
收账费用增加额=18000×(1+12%)×10×10%×3%-0=604.8(元)
平均存货占用资金=销售成本/存货周转次数
由于存货周转次数不变,所以,平均存货占用资金增加=销售成本增加/存货周转次数,而固定销售成本不变,销售成本增加=变动销售成本增加
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额=18000×12%×6/3×15%=648(元)
应付账款资金来源的利息节约=(110000-90000)×15%=3000(元)
(2)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税前损益增加=销售收入增加额-变动成本增加额-收账费用增加额-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增加额-存货应计利息增加额-现金折扣成本增加额+应付账款资金来源的利息节约=边际贡献增加额-收账费用增加额-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增加额-存货应计利息增加额-现金折扣成本增加额+应付账款资金来源的利息节约=8640-604.8-1108.8-648-2016+3000=7262.4(元)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后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零,所以,甲公司改变信用政策是可行的。

第3题:

某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等于()。

A、销售量×销售单价

B、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

C、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

D、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


参考答案:B

第4题:

某企业只生产甲产品,本年度销售量为800件,单价10元,单位制造变动成本为6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为1元,则该产品边际贡献为( )元。

A.2000
B.4000
C.2400
D.3600

答案:C
解析:
产品边际贡献=800×(10-6-1)=2 400(元)

第5题:

(2013年)甲公司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目前采用现金销售政策,年销售量180000件,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年平均存货周转次数(按销售成本计算)为3次,为了扩大销售量,甲公司拟将目前的现销政策改为赊销并提供一定的现金折扣,信用政策为“2/10、n/30”,改变信用政策后,年销售量预计提高12%,预计50%的客户(按销售量计算,下同)会享受现金折扣优惠,4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10%的客户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收回逾期应收账款发生的收账费用为逾期金额的3%,存货周转次数保持不变,应付账款年平均余额将由目前的90000元增加至110000元。
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5%,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以下项目的变动额:边际贡献、现金折扣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收账费用、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付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2)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税前损益变化,并说明该信用政策改变是否可行。


答案:
解析:
(1)边际贡献变动额=180000×12%×(10-6)=86400(元)
现金折扣成本变动额=180000×(1+12%)×10×2%×50%= 20160(元)
平均收账天数=10×50%+30×40%+50×10%=22(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变动额=[180000×(1+12%)×10/360]×22×60%×15%=11088(元)
增加的收账费用=180000×(1+12%)×10×10%×3%=6048(元)
增加的存货余额=180000×12%×6/3=43200(元)
增加的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43200×15%=6480(元)
节约的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110000-90000)×15%=3000(元)
(2)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税前损益变化=86400-20160-11088-6048-6480+3000=45624(元)

第6题:

B公司2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销售800件,其成本资料详见下表。

单位:元 项目 单位成本 总成本 直接材料 20 20000 直接人工 18 18000 生产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10 10000 固定制造费用 2000 合计 50000 变动非生产成本 4 3200 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6000 合计 9200假设:为简化起见,假定这里的变动非生产成本均为变动销售费用,其总额随销售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要求:

(1)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期间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2)假设期末没有在产品存货,期初没有产成品存货,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3)假设该公司1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同时也销售出1000件;2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只销售出800件;3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销售出1200件。甲产品每件销售单价为8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和固定成本资料不变,并假设1月初没有产成品存货,各月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存货。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各月的损益。


正确答案:
(1)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确定的期间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见下表。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48

48

固定制造费用

2

 

单位生产成本

50

48

期间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固定制造费用

 

2000

非生产成本

9200

9200

期间成本合计

9200

11200

(2)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50

48

期末产成品存货数量(件)

200

200

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10000

9600

(3)各月的损益计算表
单位:元
项目

1月

2月

3月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销售毛利
减:非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

80000
50000
30000

4000
6000
20000

64000
40000
24000

3200
6000
14800

96000
60000
36000

4800
6000
25200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

80000

48000
4000
28000

2000
6000
20000

64000

38400
3200
22400

2000
6000
14400

96000

57600
4800
33600

2000
6000
25600

第7题:

某公司长期以来只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7年度A产品实际销售量为600万件,销售单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800万元,假设2018年A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保持不变。
资料二:公司目前有剩余能力,2018年度公司发现新的商机,决定利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并添置少量辅助生产设备,生产一种新产品B。预计B产品的年销售量为300万件,销售单价为3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每年增加600万元,与此同时,A产品的销售会受到一定冲击,其年销售量将在原来基础上减少200万件。
要求:
(1)计算2017年度下列指标:①边际贡献总额;②保本点销售量;③安全边际额;④安全边际率。
(2)计算投产新产品B为公司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并据此做出是否投产新产品8的经营决策。


答案:
解析:
(1)①边际贡献总额=600×(30-16)=8400(万元)
②保本点销售量=2800/(30-16)=200(万件)
③安全边际额=(600-200)×30=12000(万元)
④安全边际率=(600-200)/600=66.67%
(2)增加的息税前利润=300×(36-20)-600-200×(30-16)=1400(万元)
因为投产新产品B后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会增加,所以应投产新产品B。

第8题:

某企业只生产甲产品,本年度销售量为800件,单价10元,单位制造变动成本为6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1元,则该产品边际贡献为( )元。

A.2000

B.4000

C.2400

D.3600


正确答案:C
解析:该产品的边际贡献=800×(10-6-1)=2400(元)。

第9题:

(2017年)甲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2016年销售量18万件。销售单价1000元/件,变动成本率65%,固定成本总额1050万元。则甲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是(  )。

A.1.15
B.1.20
C.1.10
D.1.05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中资料,基期边际贡献=1000×18×(1-65%)=6300(万元),基期息税前利润=6300-1050=5250(万元),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6300/5250=1.20,选项B正确。

第10题:

正保公司生产甲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25000元,每件售价100元,则下列关于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对应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计算正确的是( )。

A.单位变动成本4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00件
B.单位变动成本5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400件
C.单位变动成本75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000件
D.单位变动成本65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700件

答案:C
解析:
选项A,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5000/(100-40)≈417(件),错误;选项B,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5000/(100-50)=500(件),错误;选项C,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5000/(100-75)=1000(件),正确;选项D,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5000/(100-65)≈715(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