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甲以自己所有的一套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10万元,并到有关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在向银行贷款之前,公民甲已经向公民乙借款10万元,并以同一套住房与公民乙签订了抵押借款合同,但是一直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如果公民乙及银行的还款期限均到,但甲无能力还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题目
公民甲以自己所有的一套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10万元,并到有关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在向银行贷款之前,公民甲已经向公民乙借款10万元,并以同一套住房与公民乙签订了抵押借款合同,但是一直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如果公民乙及银行的还款期限均到,但甲无能力还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银行可以公民甲的住房折价或变卖受偿
B. 因为公民甲的住房已经抵押,银行的抵押权无效
C. 公民乙的抵押权未设立
D. 公民乙的抵押权在先. 银行的抵押权在后,故公民乙应先于银行受偿
E. 公民乙可以公民甲的住房折价或变卖受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民甲与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供借款时生效

B.在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不能确定还款期限的情况下,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 借款

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E.未约定利息,视为无利息


正确答案:ABDE

第2题:

公民张某为筹款经商,以自有的价值20万元的房屋为抵押,向甲银行贷款5万元,后又以该房屋为抵押,向乙银行贷款1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甲银行的抵押有效,向乙银行的抵押无效

B.向乙银行的抵押有效,向甲银行的抵押无效

C.两次抵押均有效

D.两次抵押均无效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核点是抵押权的效力。抵押人可以就同一抵押物设定多个抵押权,但不得超出余额部分。两次抵押合计未超过房屋的价值,均有效。

第3题:

甲欠乙10万元钱,已经超过履行期限半年未还。当乙要求甲还钱时,甲说自己没钱还债。当乙请求甲变卖私家车还债时,甲说其私家车昨天为帮朋友从银行贷款已抵押银行,并于银行签订了抵押合同,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于是,乙起诉到法院,以甲和银行为被告,请求撤销两被告之间的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是否可被撤销?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合同法关系恶意避债的规定在题中没有体现出来,同时,物权优先于债权的规定使抵押效力大于债权,因此,抵押合同应该有效的,乙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甲。但银行就抵押可以优先受偿,也就是说,甲的车子在偿还了银行的贷款后剩余的款项才能偿还乙。


第4题:

共用题干
张某以住房抵押贷款方式购买一别墅,房价500万元,向甲银行贷款200万元,还款期限15年。房屋交付使用后,张某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又以该别墅作抵押物,向乙银行贷款150万元,还款期限为5年。

张某与甲、乙银行签订的抵押合同是()。
A:购房合同的从合同
B:要式合同
C:单务合同
D:实践合同

答案:A,B,D
解析:

第5题:

公民甲于1999年3月10日以甲所有的一套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10万元,并订立了书面合同。在向银行贷款之前,公民甲于1998年10月30日已向公民乙借款10万元,并以口头形式以其所有的那套住房向公民乙进行了抵押。2000年3月10日,公民乙及银行的还款期限均到,但甲无能力还款,因此( )。

A.银行可以公民甲的住房折价或变卖受偿

B.因为公民甲的住房已经抵押,银行的抵押权无效

C.公民乙的抵押权无效

D.公民乙的抵押权在先、银行的抵押权在后,故公民乙应先于银行受偿


正确答案:AC

第6题:

公民张某为筹款经商,以自有的价值20万元的房屋依法进行抵押,向甲银行贷款5万元,后又依法以该房屋为抵押,向乙银行贷款lo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甲银行的抵押有效,向乙银行的抵押无效

B.向乙银行的抵押有效,向甲银行的抵押无效

C.两次抵押均有效

D.两次抵押均无效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核点是抵押物的价值。根据规定,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本题中,两次抵押合计未超过房屋的价值,均有效。

第7题:

公民张某为筹款经商,以自有的价值20万元的汽车为抵押,向甲银行贷款5万元,1个月后又以该汽车为抵押,向乙银行贷款10万元,均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如果张某到期不能还款,该汽车拍卖所得为12万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拍卖所得先偿还甲银行的贷款,剩余偿还乙银行的贷款

B.由于未办理抵押物登记,两项抵押均无效

C.第2次抵押无效

D.偿还甲银行的4万元,偿还乙银行8万元


正确答案:ABD
本题考核点是质押物的范围。质押分为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不动产的收益权(属于应收账款)可以质押,但不动产本身不能质押。

第8题:

2004年3月10 日,甲公司向银行贷款600万元。应于同年9月10日向银行还款,乙公司以公司财产为该贷款提供了抵押并办理了登记。贷款到期后,甲公司只偿还了300万元。银行考虑到甲公司经营不善,一直没有向甲公司催要欠款。2008年1月20日,银行要求甲公司还款,甲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还款,银行要求乙公司承担担保责任。则( )。

A.银行对甲公司的诉讼时效已过,所以无权要求乙公司承担担保责任

B.银行贷款主债务虽然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但是此时抵押权的诉讼时效尚未超过

C.银行最迟可以在2007年9月10日要求乙公司实现其抵押权

D.银行在2006年9月10日之后的2年内可以向乙公司主张抵押担保


正确答案:A
「考点」抵押权的存续期间
「解析」《物权法》第202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这一条是对抵押权的存续期间的规定,是《物权法》对《担保法解释》的一个极重要的改变。《物权法》所规定的行使担保物权的期限,为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亦即债权人应该在对主债权提起诉讼时同时要求实现抵押权。该等规定短于《担保法解释》所规定的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两年内。这样,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的结果不但可以对抗债权人,而且可以用来对抗担保主债权的抵押权人。所以,本题应当选A。

第9题:

2007年10月,公民丙因疾病急需现金,不得已出卖自己的住房,公民甲乘机迫使丙以市价的四分之一购买了该房屋,并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2007年12月,甲向银行乙借款20万元从事果品销售,银行乙要求甲提供抵押担保,甲于是将从丙处购买的住房作为抵押,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3个月内还款,双方还签订了抵押担保合同,抵押物为房屋一套,双方于2008年1月办理了该房屋的抵押登记。甲由于亏损,到期未能偿还债务,于是,2008年7月,银行乙向法院提出申请,欲拍卖房屋。问:
(1)甲、丙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为什么?
(2)丙在法定期间内是否向甲主张返还房屋,对甲、丙之间房屋登记的效力有何影响?为什么?
(3)甲、乙之间签订的抵押合同何时生效?抵押权何时成立?为什么?
(4)如果丙在法定期间内向甲主张返还房屋,则应当如何确定抵押权的效力?为什么?
此时丙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答案:
解析:
(1)甲、丙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为可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乘人之危所签订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故丙可以在1年的期间内主张撤销权,撤销该合同。
(2)如果丙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甲应当返还房屋,因房屋买卖合同被撤销,甲占有房屋失去法律依据,故房屋登记行为属于无效行为,丙有权向登记机关申请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当然,如果丙在法定期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则登记行为属于有效的登记行为。
(3)甲、丙之间签订的抵押合同于2007年12月生效。由于《物权法》区分了物权效力与合同效力(考生可具体参见《物权法》第15条——编者注),因此,抵押合同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生效,但抵押权自双方办理登记时成立,即抵押权是在2008年1月成立的。
(4)如果丙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房屋登记行为无效。但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具体参见《物权法》第106条第2款),房屋登记行为无效并不影响抵押权的效力,因为乙可以根据善意取得制度认定抵押权有效。由于抵押权有效,因此,丙主张撤销权后,可以要求甲赔偿损失。

第10题:

某公司以一栋价值450万元的办公楼作抵押分别向甲银行和乙银行贷款200万元,与甲银行间的抵押合同在2003年4月12日签订,20日办理登记手续;与乙银行间的抵押合同在2003年4月15日签订,并在当日办理登记手续。后来该公司无力还债,甲银行和乙银行行使抵押权将抵押物拍卖,得款360万元,则( )。

A. 向甲银行和乙银行各分配180万元
B. 向甲银行分配200万元,向乙银行分配160万元
C. 向甲银行分配160万元,向乙银行分配200万元
D. 向甲银行分配100万元,向乙银行分配100万元


答案:C
解析:
《担保法》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一)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二)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该抵押物已登记的,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清偿;未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甲乙银行的抵押都办理了登记,根据(一),按照抵押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甲银行的登记是20日办理的,乙银行的登记是15日办理的,早于甲,因此乙银行的抵押权具有优先性。

某公司将抵押物拍卖的,先清偿乙银行的200万元,剩下的160万元清偿甲银行的债务,甲银行剩下的40万元没有得到清偿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清偿。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