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大学毕业的张某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5年期限劳动合同,工资3 000元/月。甲公司是丁某和王某于2005年1月1日设立的私营企业,在设立时即采用劳动合同制。

题目
2007年1月1日,大学毕业的张某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5年期限劳动合同,工资3 000元/月。甲公司是丁某和王某于2005年1月1日设立的私营企业,在设立时即采用劳动合同制。
(1)2010年1月1日,张某与甲公司约定,甲公司将张某送去美国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10万元,张某培训回来后需要在甲公司工作5年,如张某违反约定,需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与张某对此再无其他约定。
(2)因张某在甲公司表现良好,在5年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甲公司又与张某重新签订了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工资涨为5 000元/月。
(3)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张某已经连续在甲公司工作7年。2014年8月,张某想陪家人去英国旅游,于是拟休年假。
(4)张某休年假回来后,因积攒了大量工作,于是公司安排张某在9月27日(星期六)和10月1日(国庆节)加班。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内容,下列选项关于甲公司向张某支付加班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9月27日,如不能安排补休,甲公司应向张某支付不低于其日工资150%的加班费
B.9月27日,如不能安排补休,甲公司应向张某支付不低于其日工资200%的加班费
C.10月1日,甲公司应向张某支付不低于其日工资250%的加班费
D.10月1日,甲公司应向张某支付不低于其日工资300%的加班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3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

B.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

C.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

D.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参考答案:B

第2题:

2012年 7月 5日,王某到甲公司上班,但甲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合同。甲公司该行为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和王某之间尚未建立劳动关系
B.甲公司应在2012年8月5日前与王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C.若甲公司在2012年10月5日与王某补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王某有权要求甲公司向其支付2个月的双倍工资
D.若甲公司在2013年10月5日与王某补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王某有权要求甲公司向其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

答案:B,C,D
解析:
( 1)选项 A: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王某和甲公司之间已于 2012年 7月 5日建立了劳动关系;( 2)选项 B: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1个月内签订;( 3)选项 C:补订书面合同的时间在用工之日起 1年内,每月支付 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 1个月的次日( 8月 5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 1日( 10月 4日);( 4)选项 D:补订书面合同的时间已经超过用工之日起 1年,王某只能要求自用工之日起满 1个月的次日至满 1年的前一日(共计 11个月)的 2倍工资。

第3题:

张某于2010 年1 月1 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直到2010 年4 月1 日,甲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才书面通知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即使张某与甲公司于4 月1 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仍需向张某每月支付2 倍的工资,计算期间为1 月1 日~3 月31 日

B、即使张某与甲公司于4 月1 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仍需向张某每月支付2 倍的工资,计算期间为2 月1 日~3 月31 日

C、如果张某不与甲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D、如果张某不与甲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BC
专家解析:
正确答案:BC 题型:常识题难易度:中
(1)选项AB: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 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 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 日;(2)选项C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 个月不满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 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第4题:

(2013年)2012年7月5日,王某到甲公司上班,但甲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该行为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和王某之间尚未建立劳动关系
B.甲公司应在2012年8月5日前与王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C.若甲公司在2012年10月5日与王某补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王某有权要求甲公司向其支付2个月的双倍工资
D.若甲公司在2013年10月5日与王某补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王某有权要求甲公司向其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

答案:B,C,D
解析:
(1)选项A: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王某和甲公司之间已于2012年7月5日建立了劳动关系;(2)选项B: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签订;(3)选项C:补订书面合同的时间在用工之日起1年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1个月的次日(8月5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日(10月4日);(4)选项D:补订书面合同的时间已经超过用工之日起1年,王某有权要求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一日(共计11个月)的2倍工资。

第5题:

2007年1月1日,大学毕业的张某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5年期限劳动合同,工资3 000元/月。甲公司是丁某和王某于2005年1月1日设立的私营企业,在设立时即采用劳动合同制。
(1)2010年1月1日,张某与甲公司约定,甲公司将张某送去美国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10万元,张某培训回来后需要在甲公司工作5年,如张某违反约定,需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与张某对此再无其他约定。
(2)因张某在甲公司表现良好,在5年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甲公司又与张某重新签订了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工资涨为5 000元/月。
(3)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张某已经连续在甲公司工作7年。2014年8月,张某想陪家人去英国旅游,于是拟休年假。
(4)张某休年假回来后,因积攒了大量工作,于是公司安排张某在9月27日(星期六)和10月1日(国庆节)加班。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下列选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合同期限届满,甲公司与张某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顺延至服务期满
B.如张某培训归来在甲公司工作2年后,因丙公司给的报酬更高一些跳槽至丙公司,甲公司最多可要求张某支付10万元违约金
C.如张某因甲公司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解除与甲公司的劳动合同,则无需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
D.即使张某与甲公司约定了服务期,也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张某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

答案:B
解析:
因为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培训费10万元,服务期5年,那么是1年2万元的培训费。已经工作了2年,剩余3年还没有履行,所以违约金最多6万元。

第6题:

张某自2011年4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张某的月工资为3000元。直到2011年7月1日,甲公司才与张某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自2011年4月1日起甲公司即与张某建立劳动关系

B.甲公司应当在2011年5月1日前与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C.甲公司2011年4月份应向张某支付3000元工资,5月份、6月份应向张某分别支付6000元工资

D.2011年7月1日,当甲公司书面通知张某订立劳动合同时,如果张某不与甲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甲公司无需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D
【解析】(1)选项A: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无关;(2)选项B: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3)选项C: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其中,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日;(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第7题:

2007年1月1日,大学毕业的张某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5年期限劳动合同,工资3 000元/月。甲公司是丁某和王某于2005年1月1日设立的私营企业,在设立时即采用劳动合同制。
(1)2010年1月1日,张某与甲公司约定,甲公司将张某送去美国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10万元,张某培训回来后需要在甲公司工作5年,如张某违反约定,需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与张某对此再无其他约定。
(2)因张某在甲公司表现良好,在5年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甲公司又与张某重新签订了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工资涨为5 000元/月。
(3)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张某已经连续在甲公司工作7年。2014年8月,张某想陪家人去英国旅游,于是拟休年假。
(4)张某休年假回来后,因积攒了大量工作,于是公司安排张某在9月27日(星期六)和10月1日(国庆节)加班。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内容,如张某无不能休年假情形,则张某可休年假( )。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答案:A
解析: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第8题:

(三)

张某在甲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甲公司准备和张某再签订一份5年的劳动合同,张某则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甲公司认为如果张某拒绝与公司签劳动合同,公司就不再续签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为此,双方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发现张某与甲公司约定的竞业禁止期限为3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下列情况下,甲公司应当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A.张某在甲公司连续工作满十年

B.甲公司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张某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C.张某与甲公司续订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再次续订劳动合同

D.甲公司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AD
AD。解析: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用人单位应当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连续续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者没有主规过错或者自身劳动能力限制等情形下续订劳动合同,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9题:

2007年1月1日,大学毕业的张某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5年期限劳动合同,工资3 000元/月。甲公司是丁某和王某于2005年1月1日设立的私营企业,在设立时即采用劳动合同制。
(1)2010年1月1日,张某与甲公司约定,甲公司将张某送去美国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10万元,张某培训回来后需要在甲公司工作5年,如张某违反约定,需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与张某对此再无其他约定。
(2)因张某在甲公司表现良好,在5年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甲公司又与张某重新签订了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工资涨为5 000元/月。
(3)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张某已经连续在甲公司工作7年。2014年8月,张某想陪家人去英国旅游,于是拟休年假。
(4)张某休年假回来后,因积攒了大量工作,于是公司安排张某在9月27日(星期六)和10月1日(国庆节)加班。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如张某在甲公司工作到2017年1月1日,又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此时张某想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列选项中,能成为张某主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的是( )。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B.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C.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无违反规定情形,续订劳动合同
D.劳动者连续在本单位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

答案:A
解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3)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应当自《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本题中第一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在2007年,因此选项C不是答案。

第10题:

王某2019年6月1日进入甲公司工作,2019年12月31日,该公司仍未与王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下列关于甲公司与王某劳动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应与王某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B.甲公司与王某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C.甲公司与王某之间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王某可与甲公司终止劳动关系,甲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答案:A,D
解析:
选项AC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选项B,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