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高1000mm 、宽6000mm 、厚370mm的墙体,如下图所示,采用烧结普通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墙面一侧承受水平荷载标准值:gk=2.0kN/m2(静荷载)、qk=1.0kN/m2(活荷载),墙体嵌固在底板顶面处,不考虑墙体自重产生的轴力影响。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

题目
—片高1000mm 、宽6000mm 、厚370mm的墙体,如下图所示,采用烧结普通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墙面一侧承受水平荷载标准值:gk=2.0kN/m2(静荷载)、qk=1.0kN/m2(活荷载),墙体嵌固在底板顶面处,不考虑墙体自重产生的轴力影响。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


试问,该墙的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1.9 B.1.9;3.8 C.3.8;1.9 D.3.8;3.8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片高1000mm、宽6000mm、厚370mm的墙体,如图所示,采用烧结普通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墙面一侧承受水平荷载标准值:gk=2.0kN/m2(静荷载)、qk=1.0kN/m2(活荷载),墙体嵌固在底板顶面处,不考虑墙体自重产生的轴力影响。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2011年真题]



2.试问,墙底嵌固截面破坏时的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取1m长墙体计算。(  )

A、2.5;33
B、2.3;22
C、2.0;33
D、2.0;22

答案:A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计算。取1m宽的墙计算,截面抵抗矩为:W=1/6bh2=1/6×1000×3702=22.8×106mm3;
根据第5.4.2条规定,矩形截面内力臂z=2h/3=2×370/3=246.7mm;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
根据第3.2.3条及表3.2.2可知,砂浆不小于M5.0,强度设计值不须乘以调整系数,则:ftm=0.11N/mm2,fv=0.11N/mm2;
根据第5.4.1条及第5.4.2条进行计算,受弯承载力设计值为:M=ftmW=0.11×22.8×106=2.508kN·m,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V=fvbz=0.11×1000×246.7kN=27.137kN。

第2题:

某建筑物外墙,墙厚h,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8级。计算简图如题4~6图所示,侧向荷载设计值q=34kN/m2。承载力验算时不考虑墙体自重,γ0=1.0。



假定,墙体计算高度H0=3000mm,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心受压荷载设计值N=220kN,墙厚h=370mm。试问,墙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计算截面宽度取1m。

A. 260
B. 270
C. 280
D. 290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式(5.1.2-1),高厚比为:β=γβH0/h,则β=1.0×3000/370=8.11。
  根据《砌规》表D.0.1-1,计算墙底弯矩为:M=qH2/15=34×32/15=20.40kN·m,因此偏心距为:e=M/N=20400/220=92.73,且e<0.6y=0.6×370/2=111.00mm,由于e/h=92.73/370=0.25,故查表得φ=0.42。
  根据《砌规》表3.2.1-1,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l.89MPa。
  根据《砌规》式(5.1.1),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为:N≤φfA=0.42×1.0×1.89×370×1000=293.71kN。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290,因此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最小墙厚计算值。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砌规》式(5.1.2-1),计算构件的高厚比;
  ②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计算构件底部最大弯矩设计值M,由构件高厚比值、轴向力的偏心距条件,查《砌规》表D.0.1-1,确定受压影响系数φ值;
  ③根据《砌规》式(5.1.1),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

第3题:

方案初期,某四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240mm。屋面板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上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屋面板总厚度为300mm,简支在①轴和②轴墙体上,支承长度为120mm。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2013年真题]



2.试问,顶层①轴每延米墙体下端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下层弯矩对本层墙体的影响,不考虑风荷载。

A、120
B、150
C、180
D、260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4.2.1条表4.2.1可知,本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根据第5.1.1条规定,砌体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根据第3.2.1条表3.2.1-1可知,MU10烧结多孔砖、M5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50MPa;
根据第5.1.2条式(5.1.2-1)计算,墙体的高厚比为:γβH0/h=1.0×3600/240=15;根据第4.2.5条第2款规定,墙体可视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其底部的偏心距应视为0。根据高厚比和e/h,查附录D表D.0.1-1得:稳定系数Ψ=0.745。
故①轴每延米墙体下端受压载力设计值为:N=ΨfA=0.745×1.5×1000×240=268kN。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4题:

方案初期,某四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240mm。屋面板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上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屋面板总厚度为300mm,简支在①轴和②轴墙体上,支承长度为120mm。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2013年真题]



1.试问,顶层①轴每延米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l(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多孔砖砌体孔洞未灌实。

A、180
B、240
C、360
D、480

答案:A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2.1条规定,砌体截面受局部均匀压力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为:Nl≤γfAl。式中,γ为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根据第5.2.2条第2款第6项规定,取γ=1.0;f为砂浆抗压强度设计值,根据第3.2.1条表3.2.1-1可知,MU10烧结多孔砖、M5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50MPa。故每延米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N=γfAl=1.0×1.5×1000×120=180kN/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某建筑物外墙,墙厚h,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8级。计算简图如题4~6图所示,侧向荷载设计值q=34kN/m2。承载力验算时不考虑墙体自重,γ0=1.0。



假定,不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N。试问,满足受剪承载力验算要求时,设计选用的最小墙厚h(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计算截面宽度取1m。

A. 240
B. 370
C. 490
D. 6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最大剪力设计值为:V=2qH/5=2×34×3/5=40.80kN。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3.2.2,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为:fv=0.17MPa。
  根据《砌规》式(5.4.2-1)和式(5.4.2-2),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满足:V≤fvbz。式中,z为内力臂,且z=2h/3;h为截面高度。
  因此墙厚计算值h满足:h≥3V/(2fvb)=3×40.8×1000/(2×0.17×1000)=360m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37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筋砌体受剪构件的最小墙厚计算值。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查得构件底部最大剪力设计值V计算公式;
  ②根据《砌规》表3.2.2,确定烧结普通砖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fv;
  ③根据《砌规》式(5.4.2-1)和式(5.4.2-2),无筋砖砌体受剪承载力验算,从而确定最小墙厚计算值h。

第6题:

—片高1000mm 、宽6000mm 、厚370mm的墙体,如下图所示,采用烧结普通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墙面一侧承受水平荷载标准值:gk=2.0kN/m2(静荷载)、qk=1.0kN/m2(活荷载),墙体嵌固在底板顶面处,不考虑墙体自重产生的轴力影响。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


试问,墙底嵌固截面破坏时的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取1m长墙体计算。
A.2.5;33 B.2.3;22 C.2.0;33 D.2.0;22


答案:D
解析:
解答:取1m宽的墙计算,截面抵抗矩为

第7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设置如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4



14,箍筋采用HPB300级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10kN/m,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传至该墙顶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2012年真题]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4.如果图中所示墙体不设置构造柱,假定,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1.6。试问,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850
B、820
C、730
D、700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可知,MU10多孔砖,M10混合砂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可知,该墙体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



根据式(7.2.6)计算,该砌体结构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为:



根据第7.2.7条第1款式(7.2.7-1)计算,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为:



其中A为墙体横截面面积,多孔砖取毛截面面积: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8题:

方案初期,某四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240mm。屋面板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上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屋面板总厚度为300mm,简支在①轴和②轴墙体上,支承长度为120mm。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2013年真题]



3.试问,为提高顶层①轴墙体上端的受压承载力,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行?(  )

A、①轴墙体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B、①轴墙体采用砖砌体和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
C、增加屋面板的支承长度
D、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至M10

答案:A
解析:
①轴墙体上端仅承受屋面板传来的竖向荷载,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4.2.5条第3款规定,板端支承压力作用点到墙内边的距离为:0.4a0=0.4×120=48mm,距墙中心线的距离为:120-48=72mm。
A项,根据第8.1.1条第1款规定,偏心距e/h=0.3>0.17,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砌体,不可行;
B项,根据第8.2.4条规定,砖砌体和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可大幅度提高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可行;
C项,增加屋面板的支承长度可减小偏心距,提高承载力影响系数Ψ值,可行;
D项,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可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可行。

第9题:

一砖拱端部窗间墙宽度600mm,墙厚240mm,采用 MU10级烧结普通砖和M7.5级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如 下图所示。作用在拱支座端部A—A截面由永久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纵向力Nu=40kN。试问,该端部截面水平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 B.22 C.21 D.19


答案:D
解析:
{图1}

第10题:

某建筑物外墙,墙厚h,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8级。计算简图如题4~6图所示,侧向荷载设计值q=34kN/m2。承载力验算时不考虑墙体自重,γ0=1.0。



假定,不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N。试问,满足受弯承载力验算要求时,最小墙厚计算值h(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计算截面宽度取1m。


A. 620
B. 750
C. 820
D. 850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3.2.2,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tm=0.17MPa,且最大弯矩设计值为:M=qH2/15=34×32/15=20.40kN·m。
  根据《砌规》式(5.4.1),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应满足:M≤ftmW,式中,W为截面抵抗矩,且W=bh2/6。
  因此墙厚计算值h满足: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850,因此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筋砌体受弯构件的最小墙厚计算值。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查得构件底部最大弯矩设计值M计算公式;
  ②根据《砌规》表3.2.2,确定烧结普通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ftm;
  ③根据《砌规》式(5.4.1),进行无筋砌体受弯承载力验算,从而确定最小墙厚计算值h。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