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该办公楼中某框架梁净跨度为6.0m;在永久荷载及楼面活荷载作用下,当按简支梁分析时,其梁端剪力标准值分别为30kN与18kN;该梁左、右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为832kN * m。试问,该框架梁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该办公楼中无藏书库及档案库。 (A) 178 (B) 205 (C) 213 (D) 224

题目
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该办公楼中某框架梁净跨度为6.0m;在永久荷载及楼面活荷载作用下,当按简支梁分析时,其梁端剪力标准值分别为30kN与18kN;该梁左、右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为832kN * m。试问,该框架梁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该办公楼中无藏书库及档案库。
(A) 178 (B) 205 (C) 213 (D) 22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底层角柱上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并经强柱弱梁调整后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180kN·m,该角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200kN·m,底层柱净高为3m。试问,该柱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作答。

A.165
B.181
C.194
D.229

答案:D
解析:

第2题: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每层层高均为4m,房屋高度为48.3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第八层楼面的某框架梁,其截面尺寸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 HRB335。梁端弯矩标准值如下: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MGEK =-7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hK=±95kN.m,风荷载作用下MWX= ±60kN.m。试问,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该梁端截面较大纵向受拉钢筋面积次As(mm2),选用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A) 1480
(B) 1380
(C) 1030
(D) 960


答案:C
解析:
(C)

第3题:

某办公楼现浇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如图5-1所示,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Φ),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上作用的恒荷载标准值(含自重)gk=25kN/m,活荷载标准值qk=20kN/m。

提示:计算梁内力时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连续梁内力系数见表5-1(Z)。

试问,该梁B支座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B(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1 (B)301 (C)325 (D)352


答案:C
解析:
解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8年版)》(GB50009—2001)第3.2.3条及3.2.5条,最大弯矩设计值为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内力系数:恒荷载取表5-1(Z)中的简图1,活荷载取表5-1(Z)中的简图4。
MB=1.2×0.100×gkl2+1.4×0.117×qkl2

=(1.2×0.100×25×7.22+1.4×0.117×20×7.22)kN*m
=325.3kN*m

第4题:

某办公楼现浇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如图5-1所示,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Φ),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上作用的恒荷载标准值(含自重)gk=25kN/m,活荷载标准值qk=20kN/m。

提示:计算梁内力时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连续梁内力系数见表5-1(Z)。

试问,该梁BC跨靠近B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B右(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26 (B)244 (C)254 (D)276


答案:A
解析:
解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3.2.3条及第3.2.5条,最大剪力设计值为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内力系数:恒荷载取表5-1(Z)中的简图1,活荷载按表5-1(Z)中的简图4。

VB右=1.2x0.500xgkl+1.4x0.583xqkl

=(1.2x0.500x25x7.2+1.4x0.583x20x7.2)kN=225.5kN

第5题:

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m2,计算跨度为6. 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 14. 0kN/m (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Pk =4.5kN/m,见图2-2。




假定,该梁两端均与框架柱刚接,当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试问,该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剪力设计值VGb(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假定重力荷载对该梁抗震不利。
(A) 40 (B) 50
(C) 60 (D) 65


答案:C
解析:

答案:(C)
解答:按《抗规》表5.1.3,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梁上均布荷载为:
D+0.5L=14+0.5×4.5=16.25kN/m
按《抗规》式(5.4.1),VGb=1.2x×0.5×16.25×6.0=58.5kN

第6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600
B、720
C、800
D、8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某高层普通民用办公楼,拟建高度为37.8m,地下2层,地上10层,如题图所示。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且框架柱数量各层保持不变,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假定,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0=15000kN,G2-9=16000kN,G1=18000kN。



假定,该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四层以下柱截面尺寸均为0.7m×0.7m(轴线中分),其中框架梁CD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梁的左、右端同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bl=120kN·m、Mbr=350kN·m,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Gb=150kN。试问,该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20
B. 230
C. 240
D. 250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6.2.5条规定,抗震设计时,除了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的框架外,其余情况的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V=ηvb(Mbl+Mbr)/ln+VGb
式中,ln=7-2×0.35=6.3m,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时,取ηvb=1.2。
代入数据,计算得

第8题:

某办公楼现浇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如图5-1所示,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Φ),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上作用的恒荷载标准值(含自重)gk=25kN/m,活荷载标准值qk=20kN/m。

提示:计算梁内力时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连续梁内力系数见表5-1(Z)。

假设该梁AB跨靠近B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250kN,其截面尺寸见图5-3,截面有效高度h0=560mm。试问,该跨梁支座截面箍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最为合适?

(A)Φ8@250 (B)Φ8@200 (C)Φ8@150 (D)Φ8@100


答案:C
解析:

第9题: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平面为矩形,各层层高4m,房屋高度48.3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且对风荷载不敏感。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填充墙采用普通非黏土类砖墙。

第8层楼面的某框架梁,其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梁端弯矩计算值如下: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MGE=-75kN·m风荷载作用下Mwk=±62kN·m;考虑地震作用调整后水平地震作用下MEhk=±105KN·m。试问,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该梁端截面负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梁端弯矩调幅。

A.200
B.230
C.250
D.310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某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办公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梁板布置如图所示。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均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面恒载标准值5.0kN/m2(含板自重),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梁上恒荷载标准值10.0kN/m(含梁及梁上墙自重)。
1.试问,配筋设计时,次梁L1上均布线荷载的组合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荷载传递按单向板考虑。

A.37
B.38
C.39
D.4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3.2.4条及第5.1.2条进行计算:次梁的从属面积为3×9=27m2>25m2,活荷载折减系数取0.9。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q=1.35×(5.0×3+10.0)+1.4×0.7×2.0×3×0.9=39.0kN/m。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q=1.2×(5.0×3+10.0)+1.4×2.0×3×0.9=37.56kN/m<39.0kN/m,取q=39.0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