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容器之间,连接一条水平放置的方管,如图所示,边长均为a=20cm,长度l=100cm,管中填满粗砂,其渗透系数k1=0.05cm/s,如容器水深H1=80cmm,H2=40cm,则通过管中的流量为( )。若管中后一半换为细砂,渗透系数k2=0.005cm/s,

题目
在两个容器之间,连接一条水平放置的方管,如图所示,边长均为a=20cm,长度l=100cm,管中填满粗砂,其渗透系数k1=0.05cm/s,如容器水深H1=80cmm,H2=40cm,则通过管中的流量为( )。若管中后一半换为细砂,渗透系数k2=0.005cm/s,
则通过管中的流量为( )。




A.8C.m3/s,1456C.m3/s
B.9C.m3/s,1956C.m3/s
C.8C.m3/s,2458C.m3/s
D.12C.m3/s,31456C.m3/s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并联长管如图所示,已知分流点前干管流量Q=100L/s,并联管阻抗分别为S1=2092s2/m5,S2=8370s2/m5,则并联管之一的流量Q1为:


A. 33. 35L/s
B. 66. 7L/s
C. 42. 7L/s
D. 77. 25L/s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某并联长管如图所示,已知分流点前干管流量Q=100L/s,并联管阻抗分别为S1=2092s2/m5,S2=8370s2/m5,则并联管之一的流量Q1为:

A. 33. 35L/s B. 66. 7L/s C. 42. 7L/s D. 77. 25L/s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如图6-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O.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N。(g取10N/kg)


2.4×102 
考点:
分析:先求得与顶部等高的液面处的压强,再由F=PS求得压力.
解答:解:由连通器原理可知,底部的压强与等高处的压强相等,即等于离最高液面h=0.8m-0.6m=0.2m处的压强.则P=ρgh=1.2×103kg/m3×10N/kg×0.2m=2.4×103Pa
压力为F=Ps=2.4×103Pa×0.1m2=240N
故答案为:240.
点评:液体压强只和液柱的高度有关和液体的多少无关.

第4题:

某常水头渗透试验装置如图1-1所示,土样I的渗透系数k1=0.2cm/s,土样II的渗透系数k2= 0.1 cm/s, 土样横截面积A= 200cm2。如果保持图中水位恒定,则该试验的流量q应保持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10. 0cm3/s B. 11.1cm3/s C.13.3cm3/s D.15.0cm3/s


答案:C
解析:

第5题:

两个水平含水层,厚度均为1.0m,Kc=3×10-2Cm/s,K2=8×10-2cm/s,水平渗流时的平均渗透系数为(  )×10-2cm/s。

A.5.5
B.3.0
C.8.0
D.10.0

答案:A
解析:
平均渗透系数:

第6题:

有一垂直放置的渐缩管,内径由d1=300mm渐缩至d2=150mm,水从下而上自粗管流入细管。测得水在粗管1-1断面和细管2-2断面处的相对压强分别为98kPa和 60kPa,两断面间垂直距离为1.5m,若忽略摩擦阻力,则通过渐缩管的流量为:
A. 0. 125m3/s B. 0. 25m3/s C. 0. 50m3/s D. 1. 00m3/s


答案:A
解析:
提示:用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求出平均流速v,则流量Q=vA。

第7题:

如图所示,一倒置U 形管,上部为油,其密度ρ01 =800 kg /m3 ,用来测定水管中的A点流速 μA ,若读数Δh = 200mm,则该点流速 μA 为:

(A)0.885m/ s
(B)1.980m/ s
(C)1.770m/ s
(D)2.000m/ s


答案:A
解析:
解:选A。
列总流伯努利方程得,

点评:知识点见下。

第8题:

如图,均匀砂质土壤装在容器中,设渗透系数为0.012cm/s,渗透流量为0.3m2/s,则渗流流速为(  )。


A、 0.003cm/s
B、 0.006cm/s
C、 0.009cm/s
D、 0.012cm/s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某常水头试验装置见图,土样工的渗透系数k1=0. 7 cm/s,土样II的渗透系数k2=0. 1 cm/s,土样横截面积A=200 cm3,如果保持图中的水位恒定,则该试验的流量Q,应保持在()。
(A) 3. 0 cm3/s (B) 5. 75 cm3/s (C) 8. 75 cm3/s (D) 12 cm3/s


答案:C
解析:
据《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八讲。
(1)水利梯度I为:
(2)平均渗透系数k为:
(3)流量Q为:
Q=kFI=0. 175X200X0. 25=8. 75 (cm3/s)
答案为(C)。

第10题:

如图6-36所示,式为矩形断面土提,将内、外两河分开,土堤宽l= 20m, 土堤长为100m,外河水深h1=5m,内河水深h2 =1.0m , 土提的渗透系数k= 5x10-3 m/s ,由外河向内河经过土提的渗透流量Q为( )。

A. 3L/s B. 0.003m3/s C. 0.03m3/s D. 0.3m3/s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