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礼品,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术语解释通则》,后礼品运至中国。依《术语解释通则》 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题目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礼品,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术语解释通则》,后礼品运至中国。依《术语解释通则》 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如该批礼品因未依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B.货物的风险在货物由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甲公司转移至乙公司

C.如该批礼品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应承担责任

D.乙公司应自行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可同时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法律文件是()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C.《华沙—牛津规则》

D.《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参考答案:B

第2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此题估分】:0 分 【参考解析】:暂无


答案:C
解析:2010年国际商会修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称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以下本题中简称《2010年通则》),《2010年通则》于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通则生效,并不是代替旧通则,新通则只有在当事人选择时才适用,当事人没有具体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的,自动适用《2000年通则》。A选项称“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不对的,因为当事人并没有明确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B选项是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但本题当事人选择适用FOB术语,因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的,因此,当事人的选择应优先适用,本题应适用FOB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而不适用公约有关风险转移的规定。故B选项错误。C选项是关于FOB买方义务的描述,属于正确选项。D选项不正确,因为,虽然当事人的选择优先适用,但贸易术语并没有回答所有的问题,如术语没有涉及违约救济等问题,因此,不能说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就不再适用了。

第3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中国甲公司和英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电脑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P(上海)术语。中国和英国均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成员国。依照上述通则和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批电脑由上海最终运到英国交货
B.中国甲公司有义务为该批货物购买保险
C.中国甲公司有义务为该批货物办理进口手续并承担相关费用
D.当货物装上船后风险转移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C组术语后加注的地点应为“目的地”,所以该批电脑应该是从英国运到中国交货。也可以确定在整个合同中甲公司为“买方”,乙公司为“卖方”。选项B错误。如A项解析所述,甲公司为买方。CIP术语中的I为Insurance,保险的意思。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应该由卖方即英国乙公司负责购买保险。选项C正确。根据2010年《通则》的规定,C组术语下买方负责货物进口手续的办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甲公司作为买方应该承担上述义务。选项D错误。这个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大家一看“装上船”就认为是对的,坑了不少人。2010年《通则》中的准确表述是,强调在FOB、CFR和CIF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口被“装上船”时为界。注意,只有这三个是“装上船”,不是全部都装上船。

第5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设备,约定贸易术语为“fob”,后设备运至中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B.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C.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D.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D

第6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依CIF安特卫普价格订立了出口一批布料的合同。货物运输途中,乙公司将货物转卖给丙公司。关于这批布料两次交易的风险转移时间,依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B,C

随题解析:

A.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C.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D.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第7题:

北美甲公司与中国乙公司订立了进口一批食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采用FOB价格条件,由丙船公司负责运输,合同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由于北美疫情,该船在进人中国港口前被我国卫生检疫部门进行了数天的消毒熏仓,使部分食品损失。依《海牙规则》及相关惯例,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为食品的运输购买保险

B.货物的风险应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在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C.依《海牙规则》承运人可对食品的损失免责

D.甲公司应在指定的装运港,按照该港习惯方式,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


正确答案:CD
[考点] FOB、海牙规则
[答案及解析] CD。本案中当事人已选择了FOB贸易术语,根据该术语规定,卖方应在指定的装运港,按照该港习惯方式,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卖方也不承担投保的义务,并且货物的风险是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转移给买方。,由于国际惯例的选择优先于《公约》的适用,所以A、B选项均错误。D项符合FOB贸易术语规定,正确。根据《海牙规则》可知,承运人除了承担最低保障义务之外,对于所有无过失责任免责,并且对于部分过失责任都免责。而本题中熏蒸消毒受控于交货地法律的限制,属于承运人的17项免责事由之一,并且承运人对货物的损失也不存在过失,因此承运人不承担责任。因此C项正确,当选。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经济法渊源的有()

A.中国海商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C.中国交通安全法规

D.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


参考答案:A, B, D

第9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依CIF汉堡价格订立了出口一批布料的合同。货物运输途中,乙公司将货物转卖给丙公司。关于这批布料两次交易的风险转移时间,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C、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D、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答案:C
解析:
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F术语(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当货物在装运港装运上船时,卖方即完成交货,货物装船后发生的损坏及灭失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因此,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装运上船时转移,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8条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移转到买方承担。但是,如果情况表明有此需要,从货物交付给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时起,风险就由买方承担。尽管如此,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经遗失或损坏,而他又不将这一事实告之买方,则这种遗失或损坏应由卖方负责。”一般情况下,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移转到买方承担。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0题:

营业地位于中国的甲公司与位于德国的乙公司订立了一个机械设备的买卖合同,双方就该合同的法律适用进行的协商,正确的是、()

A、由于中德两国均是缔约国,当事人不可以协议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依据中国法律规定,该合同必须适用中国法
C、如果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不再适用
D、如果当事人没有排除《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则公约自动适用于该合同

答案:D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在第12条的条件下,减损本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由此我们注意到该公约的适用并非强制性的,但如果当事人没有排除《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则公约自动适用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协议选择适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并不妨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因为合同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国际贸易术语并不涉及,对这些问题公约仍要适用,如要约承诺规则。B项更是没有法律依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