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2013年5月28日故意杀人,致被害人当场死亡,被随后赶到的刑警抓获,予以刑事拘留。后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王某2013年5月28日故意杀人,致被害人当场死亡,被随后赶到的刑警抓获,予以刑事拘留。后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应当在6月27日之前提请批捕
B:公安机关应当在6月4日之前提请批捕
C:检察院应当在7日内作出决定
D:检察院应当在15日内作出决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C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9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章某因故意杀人被甲公安局拘留,后被乙检察院批准逮捕,后被丙法院因证据不足为由宣告无罪,为此()。

A.甲公安局赔偿

B.乙检察院赔偿

C.丙法院赔偿

D.不予赔偿


参考答案:B

第2题:

王某因涉嫌放火罪被批准逮捕,甲县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王某另有故意杀人罪的重大嫌疑,遂自行决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B.乙准备使被害人吃安眠药熟睡后将其勒死,但未待实施勒杀行为,被害人因吃了乙投放的安眠药死亡。这是构成要件提前实现,乙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丙打算将含有毒药的巧克力寄给王某,但因写错地址而寄给了汪某,汪某吃后死亡。这既不是对象错误,也不是方法错误,丙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丁误将生父当作仇人杀害。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都认为丁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正确答案:AC

第4题:

列哪种情形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A、刑警甲在审讯过程中,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
  • B、乙在抢劫过程中因与被害人发生扭打,失手致被害人死亡
  • C、丙绑架人质后因勒索不得,将被害人杀死
  • D、丁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诽谤同学王某,王某想不开自杀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A、刑警甲在审讯过程中,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
  • B、乙在抢劫过程中因与被害人发生扭打,失手致被害人死亡
  • C、丙绑架人质后因勒索不得,将被害人杀死
  • D、丁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诽谤同学王某,王某想不开自杀

正确答案:A

第6题:

张某对王某心存怨恨,于是在王某的食物中投放毒药,王某食用后被毒死。这时李某到张某家玩,了解情况后,与张某一同将尸体掩埋。后来民警询问李某,李某称自己对王某死亡一事不知情。关于张某、李某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构成包庇罪
C.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无罪
D.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构成遗弃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认定。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是事前无通谋的帮助行为,张某、李某不构成共同犯罪。对这种事后帮助行为应单独定罪处罚。

第7题:

张某,男,20周岁。某日酒后,张某指责其同事刘某不够朋友,引起争吵,在两人争吵推搡之中,张某掏出随身携带的自制匕首,朝刘某胸部猛刺几刀,致刘某当场死亡,张某杀人后回家睡觉,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张某致刘某死亡的故意属于犯罪构成中的()。

  • A、犯罪客观方面
  • B、犯罪客体
  • C、犯罪主观方面
  • D、犯罪主体

正确答案:C

第8题:

李某因故意杀人被a公安局拘留,后被b检察院批准逮捕,后被c法院因证据不足为由宣告无罪,为此()。

A.不予赔偿

B.B检察院赔偿

C.A公安局赔偿

D.C法院赔偿


参考答案:B

第9题:

王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羁押期间王某称自己患有梅毒,需要治疗,县公安机关经查属实后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在取保候审期间,王某在一洗浴场所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可以依法对王某提请批准逮捕
  • B、对王某嫖娼行为予以治安处罚
  • C、对王某涉嫌传播性病罪一并侦查
  • D、将王某变更为监视居住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 A、15日
  • B、3日
  • C、7日
  • D、5日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