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传染病防治医院在对黄某检查身体时发现其患鼠疫,决定对其隔离治疗。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题目
某市传染病防治医院在对黄某检查身体时发现其患鼠疫,决定对其隔离治疗。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隔离治疗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B:传染病防治医院无权采取隔离治疗,必须由市卫生局采取
C:决定隔离治疗的当场必须告知黄某隔离的理由、依据
D:决定隔离治疗的当场或隔离后应当通知黄某的家属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D
解析:
《行政强制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包括:前者是对人身自由、财产或行为的暂时性限制或控制,是对案件的暂时性处理;而行政强制执行是使得义务得到履行,是对案件的结案性处理。本题中,隔离治疗显然是对人身自由的暂时性限制,是暂时性处理,故应当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非行政强制执行。故A项错误。根据《行政强制法》第10条,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设定,即只能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第39条第1款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据此,隔离治疗应当由传染病防治医院等医疗机构采取,故B项错误。《行政强制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据此,C项正确。该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当场告知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据此,D项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县门诊医师钱某,接诊时发现一例小儿麻疹病例,遂嘱咐家属转送到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钱某应()

A、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再转院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李某就地进行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2题:

发现可疑的鼠疫病人时,应当()。

A.就地隔离治疗

B.立即送往医院

C.立即送往传染病医院

D.居家隔离


参考答案:A

第3题:

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师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黏膜上有考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遂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

A.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再转诊

B.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正确答案:E
麻疹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对于确诊或疑似病例在规定时间(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第4题:

业务员纪某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被初步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被实施单独隔离治疗。2天后,纪某厌倦了被隔离治疗的状态,要求出院;医院反复劝说,不予批准。纪某于当晚溜出医院并回家;医院发现纪某失踪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家人得知纪某情况后动员其尽快返回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被纪某拒绝。
纪某接受隔离治疗后又擅自脱离医院的角色行为属于

A.角色行为冲突
B.角色行为缺如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减退
E.角色行为异常

答案:D
解析:

第5题:

(2019年)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下列医疗机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某医疗卫生机构对孕产妇提高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
B.某口腔医院为患者做牙周炎治疗时,发现其感染艾滋病病毒,遂拒绝继续治疗
C.某综合医院为15岁患者诊断时,发现其感染艾滋病病毒,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未告知监护人
D.某妇产医院末经患者本人同意,在医院通知栏中公开了本院艾病毒感染者的信息

答案:A
解析:
《条例》针对艾滋病治疗对医疗机构提出了以下3项要求:
①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及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②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③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第6题:

患者于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接诊医院林某检查后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因县医院不具备隔离治疗条件,林某遂嘱患儿的家长带于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林某应当

A.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再转诊

B.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其就地进行隔离

D.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复印病历资料转诊

E.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由疾病控制机构转诊


正确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控制。

第7题:

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下列医疗机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医疗卫生机构对孕产妇提高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
B.某口腔医院为患者做牙周炎治疗时,发现其感染艾滋病病毒,遂拒绝继续治疗
C.某综合医院为15岁患者诊断时,发现其感染艾滋病病毒,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未告知监护人
D.某妇产医院末经患者本人同意,在医院通知栏中公开了本院艾病毒感染者的信息

答案:A
解析:
《条例》针对艾滋病治疗对医疗机构提出了以下3项要求:①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及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②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③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第8题:

患儿,李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生张某检查后发现李某的颊黏膜上有考氏斑,初步诊断为麻疹。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A、嘱患儿家长带李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参考答案:E

第9题:

业务员纪某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被初步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被实施单独隔离治疗。2天后,纪某厌倦了被隔离治疗的状态,要求出院;医院反复劝说,不予批准。纪某于当晚溜出医院并回家;医院发现纪某失踪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家人得知纪某情况后动员其尽快返回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被纪某拒绝。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权协助医疗机构对纪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

A.卫生监督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街道办事处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E.公安机关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陈某起诉某县劳动局的工伤认定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诉讼中,陈某因交通事故死亡,该诉讼应当终结
B:诉讼中,某县劳动局与某县人事局合并为县人社局,该诉讼应当终结
C:诉讼中,陈某患传染病被某传染病防治医院强制隔离治疗,该诉讼应当中止
D:庭审中,陈某申请通知某证人出庭,该诉讼应当中止

答案:A,B,D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根据《行诉法解释》第51条第1款第1项,在诉讼过程中,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中止诉讼。故A项“该诉讼应当终结”说法错误,应选。根据该款第2项,在诉讼过程中,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中止诉讼。B项中,应由县人社局继续诉讼,在县人社局尚未继续诉讼前,诉讼中止,而非B项所称“该诉讼应当终结”,B项应选。根据该款第4项,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中止诉讼。陈某患传染病被某传染病防治医院强制隔离治疗,构成“不可抗力”,故C项正确。《行诉证据规定》第43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据此,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决定不准许,也可以决定准许并延期审理。故D项“该诉讼应当中止”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