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 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题目
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 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 以提起行政诉讼
B.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 以提起民事诉讼
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 的,可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决定 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 院起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危害的民事法律责任及环境民事纠纷的解决的叙述,错误的是哪项?( )

A.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

B.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

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

C.当事人对环保部门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D.未经环保部门处理,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正确答案:D
28.答案:D 考点:环境侵权责任 讲解: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2题:

下面对产品责任保险描述错误的是( )

A.产品责任保险赔偿的对象是生产商或者经销商

B.产品责任保险赔偿的金额取决于生产商购买的保险金额和法律规定的赔偿责任

C.产品责任保险消费者可以直接申请理赔

D.产品责任保险是有赔偿限额的


答案:C

第3题:

我国《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请求环保部门处理。此处“处理”的性质是()

A、行政指导

B、行政处分

C、行政调解

D、行政裁决


参考答案:C

第4题:

甲在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法院依法判处罚金并赔偿被害人损失,但甲的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下列关于如何执行本案判决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刑事优先,应当先执行罚金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按比例执行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D.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减免罚金


正确答案:B
《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应选B。

第5题:

在环境污染赔偿纠纷中污染受害者和污染加害者各应承担那些举证责任是什么?


本题答案:污染受害者:排污者实施排污行为的证据;排污者排污后造成污染危害后果的证据;排污与污染危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要求赔偿内容及计算方法的证据。
污染加害者:未实施排污行为,未造成污染危害的证据;排污与危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法律规定可以免于承担责任的证据;赔偿内容和计算方法提出不同意见的证据。

第6题: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除直接向人民法律起诉外,还可通过以下何种方式维权:()。

A、通过信访程序请求政府出面解决

B、向环境污染责任方直接索赔

C、请求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

D、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协调


答案:C

第7题:

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

A.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B.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正确答案:D
【考点】环境纠纷解决程序
【解析】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2款:“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有责任排除妨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D项表述符合法律规定。

第8题:

以下关于环境保护法的民事责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环境侵权责任应当适用民事侵权的过错原则

B、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C、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免予承担责任

D、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关于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解决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必须先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这是向人民法院起诉之前的必经程序

B.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既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C.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

D.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CD
【考点】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解析】《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2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所以环境赔偿纠纷,是可复议可诉讼的,行政机关的处理非为诉讼的前置程序。故A项错误。环境赔偿纠纷其本质上是一个民事纠纷,因此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第(三)项的规定。行政机关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决定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所以如果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决定不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但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故B项错误。《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所以C项正确。《民诉证据规定》第4条第(三)项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可见,如果被告否认侵权事实的话,应由其就此事实不存在负举证责任,故D项正确。

第10题:

下列关于经济纠纷的调解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经济纠纷时必须遵循合法原则

B、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C、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D、调解是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参考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