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当事人不能上诉?()

题目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当事人不能上诉?()

A:甲起诉时不知被告是谁,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B:人民法院根据乙的请求对丙的财产进行财产保全
C: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原告丁与本案无利害关系,裁定驳回起诉
D:戊向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再次发回重审。()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径行裁判?

A.原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错误的案件

B.当事人针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提出上诉的案件

C.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

D.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


正确答案:BCD
86.【答案】BCD 【考点】 二审程序【解析】《民诉意见》第188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迳行判决、裁定:(1) .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

第3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我国境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出答辩的期间、当事人上诉的期间以及被上诉人提出答辩的期间均为()

A、15天

B、20天

C、30天

D、60天


正确答案:C

第4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只有第一审案件的当事人才可以提起上诉,其他人不得提起上诉。(  )


答案:对
解析:

第5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B: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C: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D: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期间的耽误和延展【详解】本书认为司法部公布答案值得商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84条(现为2012年修订后《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故A项正确,应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B项说法是不全面的,虽然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但可以适用延长的规定,故B项不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39条第1款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故C项说法正确,应选。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是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故D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本书认为本题答案应为AC,司法部公布答案为ABC,其中B项是否应选值得商榷。

第6题: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当事人不能上诉?( )。

A.甲起诉时不知被告是谁,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B.人民法院根据乙的请求对丙的财产进行财产保全

C.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原告丁与本案无利害关系,裁定驳回起诉

D.戊向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正确答案:B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规定,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以及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

第7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B.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C.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D.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正确答案:D
【答案】D
【详解】根据《证据规定》第33、34 条的规定,举证时限是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的,但是该规定第36 条规定:可以延长。因此,选项A 错误。上诉期间是不可变期间,不能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选项B 错误。《民事诉讼法》第184 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 年内提出;2 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 个月内提出。据此可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是法定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因此,选项C 错误。《民事诉讼法》第215 条第1 敖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 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因此,选项D 正确。

第8题:

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服一审判决的,()。

A、可以随一方当事人上诉,不能独立上诉

B、处于辅助当事人地位,不能上诉

C、可以作为上诉人提起上诉

D、第一审判决令其承担义务则可以上诉,否则不能上诉


参考答案:D

第9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缺席判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在我国,只有对被告才有可能适用缺席判决
B:在我国,对于任何当事人,在没有经过传票传唤的情况下都不能作出缺席判决
C:一方当事人如果一审缺席,而上诉时对缺席判决提出上诉的,依然拥有与一审一样的全部防御手段和证据工具
D: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而言,他不出庭不会构成缺席判决

答案:A,C
解析:
【考点】缺席判决。详解:所谓缺席判决,在我国是指被告在审理中无故不出庭或不经许可中途退庭,或者原告在被反诉或者不准撤诉的情况下无故不出庭或不经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在仅有一方当事人出庭的情况下,对案件作出的判决。因此可见并不是只有对被告才有可能适用缺席判决,A项说法错误。B项是正确的,这是一项严格的程序要求,如果普通程序在没有经过传票传唤当事人的情况下就作出缺席判决,甚至构成二审发回重审以及再审的理由。C项的说法忽视了我国对上诉审理范围和证据失权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在这些改革的基础上,被告如果在一审恶意不出席而意欲在二审进行证据突袭等防御策略的,此种策略已经受到了法律的诸多限制,因此C项说法错误。D项正确,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即使不出席,只要原告与被告出席了,就构成对席判决。《民诉法解释》第240条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故本题答案是A项和C项。

第10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中作出的下列哪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A、不准许撤诉的裁定
  • B、中止诉讼的裁定
  • C、终结执行的裁定
  • D、驳回起诉的裁定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