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4岁,于7天前走路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辛辣感,放射至左肩背部伴大汗、恶心未呕吐,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入院时急性病容,胸痛呈进行性加剧,血压200/100mmHg,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11年,糖尿病病史7年,心力衰竭病史3年,发作时心电图示:Ⅰ、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值。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

题目
患者,男性,54岁,于7天前走路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辛辣感,放射至左肩背部伴大汗、恶心未呕吐,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入院时急性病容,胸痛呈进行性加剧,血压200/100mmHg,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11年,糖尿病病史7年,心力衰竭病史3年,发作时心电图示:Ⅰ、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值。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给予如下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晚饭后qd po,氯吡格雷75mgqd po,美托洛尔25mgBid po,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晨起qd po,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晨起qd po,阿托伐他汀钙20mg睡前qd po,二甲双胍500mg餐中tid po。

该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为A.150/90mmHg
B.140/90mmHg
C.140/80mmHg
D.130/90mmHg
E.130/80mmHg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E
解析:
1.该患者明确提示有糖尿病病史,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故其降压目标值应为130/80mmHg。2.黑便提示有胃肠道出血,其为阿司匹林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3.ALT、AST轻度升高为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4.普萘洛尔有减慢心率作用,且心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男,75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伴恶心、呕吐、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样抬高6mm,V1~V3导联ST段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2小时后随访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其心肌梗死部位可能在
A:广泛前壁
B:前壁
C:下壁
D:右侧壁
E:正后壁

答案:C
解析:
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提示梗死部位在下壁。

室性心动过速伴血压下降可行同步电复律进行转复。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治疗首选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心肌梗死6小时内可行溶栓治疗,使梗死血管再通。

第2题:

患者,男性,66岁,于1小时前突发胸闷,伴胸痛,位于心前区,且呈进行性加重,心悸明显,即刻入院,入院时呈急性病容,血压190/95mmHg,既往有冠心病病史4年,糖尿病病史10年,发作时心电图示I、Ⅱ、Ⅲ、EVF导联ST段压低0.1~0.2mV,辅检心肌酶、血分析、肝功、血脂(2.32mmol/L)均正常,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给予硝酸甘油、普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等药物进行治疗。

该患者入院时首选治疗为

A、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B、静脉注射毛花苷C、C、静脉注射尿激酶
D、静脉注射复方丹参
E、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答案:E
解析:
该患者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且胸痛呈进行性加重,应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以迅速缓解缺血及胸痛症状。

第3题:

患者,男性,54岁,于7天前走路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辛辣感,放射至左肩背部伴大汗、恶心未呕吐,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入院时急性病容,胸痛呈进行性加剧,血压200/100mmHg,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11年,糖尿病病史7年,心力衰竭病史3年,发作时心电图示:Ⅰ、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值。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给予如下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晚饭后qd po,氯吡格雷75mgqd po,美托洛尔25mgBid po,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晨起qd po,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晨起qd po,阿托伐他汀钙20mg睡前qd po,二甲双胍500mg餐中tid po。该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为A、150/90mmHg

B、140/90mmHg

C、140/80mmHg

D、130/90mmHg

E、130/80mmHg

该患者应用上述药物期间出现黑便,考虑最有可能导致此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为A、阿司匹林

B、普萘洛尔

C、阿托伐他汀

D、硝酸甘油

E、非洛地平

该患者用药两周后复查肝功,出现ALT、AST轻度升高,考虑导致此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为A、阿司匹林

B、普萘洛尔

C、阿托伐他汀

D、氯吡格雷

E、非洛地平

该患者于用药一个月后出现心悸,心率<50次/分,则考虑需停用的药物为A、阿司匹林

B、普萘洛尔

C、阿托伐他汀

D、氯吡格雷

E、二甲双胍

停用上题所选药物后,考虑可选用替代治疗的药物为A、氯吡格雷

B、维拉帕米

C、瑞格列奈

D、非诺贝特

E、贝那普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B


问题 5 答案:E

第4题:

患者男,65岁,因发作性头晕1周入院诊治。现入院第5天,有冠心病心绞痛史1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3年,下午因与他人争执后突然心前区闷痛,程度尚可忍耐,向后背部放射,持续已有5分钟,测血压140/95mmHg,心率88次/分,律齐,双肺底有细湿啰音。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胸痛缓解,心电图显示有V4、V5导联的ST段压低1mm。4小时后无明显诱因患者再次发作胸痛,性质、程度同前,但经含服硝酸甘油后仍持续40分钟不缓解,心电图显示前述导联ST段抬高。诊断应考虑为()

  • A、稳定型心绞痛再次发作
  • B、不稳定型心绞痛
  • C、变异性心绞痛
  • D、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E、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E

第5题:

患者,男性,66岁,于1小时前突发胸闷,伴胸痛,位于心前区,且呈进行性加重,心悸明显,即刻入院,入院时呈急性病容,血压190/95mmHg,既往有冠心病病史4年,糖尿病病史10年,发作时心电图示Ⅰ、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0.2mV,辅检心肌酶、血分析、肝功、血脂(2.32mmol/L)均正常,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给予硝酸甘油、普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等药物进行治疗。该患者入院时首选治疗为()

  • A、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 B、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 C、静脉注射毛花苷C
  • D、静脉注射尿激酶
  • E、静脉注射复方丹参

正确答案:A

第6题:

患者,男性,54岁,于7天前走路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辛辣感,放射至左肩背部伴大汗、恶心未呕吐,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入院时急性病容,胸痛呈进行性加剧,血压200/100mmHg,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11年,糖尿病病史7年,心力衰竭病史3年,发作时心电图示:Ⅰ、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值。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给予如下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晚饭后qd po,氯吡格雷75mgqd po,美托洛尔25mgBid po,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晨起qd po,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晨起qd po,阿托伐他汀钙20mg睡前qd po,二甲双胍500mg餐中tid po。

停用上题所选药物后,考虑可选用替代治疗的药物为A.氯吡格雷
B.维拉帕米
C.瑞格列奈
D.非诺贝特
E.贝那普利

答案:E
解析:
1.该患者明确提示有糖尿病病史,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故其降压目标值应为130/80mmHg。2.黑便提示有胃肠道出血,其为阿司匹林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3.ALT、AST轻度升高为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4.普萘洛尔有减慢心率作用,且心率

第7题:

患者,男性,66岁,于1小时前突发胸闷,伴胸痛,位于心前区,且呈进行性加重,心悸明显,即刻入院,入院时呈急性病容,血压190/95mmHg,既往有冠心病病史4年,糖尿病病史10年,发作时心电图示Ⅰ、Ⅱ、Ⅲ、aVF导联ST 段压低0.1~0.2mV,辅检心肌酶、血分析、肝功、血脂(2.32mmol/L)均正常,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给予硝酸甘油、普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等药物进行治疗。

该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的目标值为A.LDL-C

答案:B
解析:
1.该患者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且胸痛呈进行性加重,应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以迅速缓解缺血及胸痛症状。2.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如无禁忌证,应首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3.该患者应首选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当出现黑便时,考虑有胃肠道出血,应选择氯吡格雷作为其替代药物。4.该患者为冠心病患者,且伴糖尿病,为高危人群,故其LDL-C的目标值为

第8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74岁。在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伴阵发加剧,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30年余,入院心电图显示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A:血清LDH上升
B:血清GOT上升
C:血清CK-MB上升
D:血清CTnI上升
E:血清AST升高

答案:D
解析:
诊断心肌梗死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次选指标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急诊介入治疗可使闭塞的冠脉再通,多在起病6小时内,最多12小时内进行。

第9题:

患者女,52岁,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6个月就诊。疼痛在活动时发生,持续5~10min缓解,安静时无症状。静息心电图Ⅰ、Ⅱ、aVF、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T波双向。既往糖尿病史5年,高血压史6年,控制不满意。母亲死于脑卒中。提示患者的胸痛可能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是()

  • A、疼痛在活动时发生,安静时无症状
  • B、心前区疼痛呈发作性,持续5~10min缓解
  • C、静息心电图Ⅰ、Ⅱ、aVF、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T波双向
  • D、母亲死于卒中
  • E、女,52岁
  • F、高血压和糖尿病史

正确答案:A,B,D,F

第10题:

患者男性,55岁,活动时心前区疼痛1年余,1个月来,患者发作次数增多,每天3~5次,多在午睡、夜间睡眠时或晨起发作,持续20分钟以上缓解,含服硝酸甘油2~5分钟后缓解。临床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

  • A、心电图无明显改变
  • B、相关导联有异常Q波
  • C、相关导联ST段抬高
  • D、相关导联ST段下移
  • E、相关导联T波倒置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