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题目
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法》不允许适用其他单行法律特别规定的起诉期限
D.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入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申请复议的期限和直接起诉的期限分别为()。

A、15日,15日

B、15日,3个月

C、60日,15日

D、60日,6个月


答案:D

第2题:

行政赔偿诉讼的起诉条件由哪些?它与我国《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相比,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行政赔偿诉讼的起诉条件有下列五项: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欲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必须以行政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条件。
2.必须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职权行为而起诉。
3.必须在行政处理结束后的3个月内提起,逾期不起诉,则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归于消灭。
4.起诉人必须具有赔偿请求权。
5.侵权损害必须是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造成的。
上述起诉条件与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相比,有以下不同:
1.提起行政诉讼无须经过行政先行处理,只要原告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即可。只要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下,才经行政复议程序而后起诉。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个起诉期限远比单独的赔偿诉讼为短。受害人应在知道受害之日起两年内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请求在2个月未予准予,则可在相继的3个月内提起赔偿诉讼。
3.赔偿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赔偿诉讼必须以行政侵权行为被确认为违法或被撤销为前提,但在司法实务中,常遇到行政侵权行为是否违法的争议,而赔偿诉讼只能对行政违法侵权行为提起。因此,对侵权行为违法性的判明必须是先于赔偿裁决进行的。

第3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A.5日

B.10日

C.16日

D.7日


答案:B

第4题:

《专利法》第60条规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甲企业认为乙企业未经其许可实施其专利,请求某市专利局处理。某市专利局责令乙企业停止侵权。乙企业不服起诉。关于乙企业的起诉期限,应当适用哪部法律确定?()

A: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因为它规定的直接起诉期限较长,可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诉权
B: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因为它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基本法
C:应当适用《专利法》,因为《行政诉讼法》允许其他法律对起诉期限作出特别规定
D:应当适用《专利法》,因为它规定的直接起诉期限较短,可使相关行政决定尽快具有确定力

答案:C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4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行政诉讼法》作为行政诉讼的基本法,允许其他法律对起诉期限作出特别规定。故C项正确。

第5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的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行政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行政诉讼法典,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
C.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国内法,不包括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
D.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有关规定
E.行政诉讼法的渊源包括关于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答案:A,B,D,E
解析:
我国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单行法律、民事诉讼中可以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6题:

单独提出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相比,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单独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
(1)有侵权违法事实存在;
(2)事实被确认;
(3)先行向赔偿机关提出过申请;
(4)没有在合理的法定期限内赔偿。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
1.原告应该是受到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法院受案和管辖范围。


第7题:

关于法院接到起诉状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B.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C.起诉状内容欠缺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D.起诉状内容有错误的,应当拒绝受理

答案:A,B,C
解析:
参见《行政诉讼法》第51条。

第8题:

当事人因人身自由受到行政机关限制而无法提起诉讼的,起诉期限应如何计算?( )

A.仍应按照《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起诉期限起算,但当事人恢复人身自由后十天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延长起诉期限,是否同意由人民法院决定

B.仍应按照《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起诉期限起算,因为被限制人身自由不属于行政诉讼中可以顺延期限的法定事由

C.起诉期限从当事人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算

D.仍应按照《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起诉期限起算,但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正确答案:D
《行诉解释》第43条规定:“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第9题:

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B:当事人未提出起诉期限抗辩,法院不应对起诉期限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起诉期限的规定进行裁判
C: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正当理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D: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答案:A,D
解析:
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是起诉权这一程序性权利的存续期限。若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即意味着起诉权丧失,不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故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对此,《行诉法解释》第44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六)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故A项正确。起诉期限未超过,是起诉条件之一,法院对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是有权主动审查的,故B项错误。C项“应予受理”说法错误;而且,起诉期限未超过,是起诉条件之一,故起诉期限问题是程序问题,而非实体问题,故法院应当以“裁定”来解决,故C项“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3款规定:“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据此.D项正确。

第10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对于提起行政诉讼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有正确的被告
B.提起的诉讼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C.提起诉讼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行政诉讼中不允许口头起诉,必须递交起诉状
E.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时,应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核起诉与受理。《行政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C正确。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所以选项D错误,选项E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