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力P直接作用在简支梁AB的中点时,梁内的σmax超过许用应力值30%。为了消除过载现象,配置了如图所示的辅助梁CD,则此辅助梁的跨度a的长度应为:

题目
当力P直接作用在简支梁AB的中点时,梁内的σmax超过许用应力值30%。为了消除过载现象,配置了如图所示的辅助梁CD,则此辅助梁的跨度a的长度应为:

A. 1. 385m
B.2. 77m
C. 5. 54m
D. 3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图所示一等截面简支梁,则梁中点C处的挠度为( )。




答案:A
解析:
此梁的受力情况对于跨中点C为反对称,故截面C处的挠度为零

第2题:

图示水平简支梁AB上,作用一对等值、反向、沿铅直向作用的力,其大小均为P,间距为h,梁的跨度为L,其自重不计。则支座A的反力F

A 的大小和方向为:


答案:C
解析:
提示:主动力构成一力偶,约束力也应构成一力偶。

第3题:

如图所示矩形截面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170MPa,许用切应力[τ]=10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正确答案:

第4题:

图示结构简支梁AB与悬臂梁DE用铰链与弹性杆CD相连。已知q、l、a、EI、E1A,则CD杆的内力为:



答案:B
解析:
提示:设AB梁C点挠度为fc,是由均布荷载q和CD杆的轴力N共同作用产生的;设DE梁D点的挠度为fD,是由CD杆轴力N作用产生的;设CD杆缩短量为Δa,则有几何变形协调方程fc-fD =Δa。代入物理方程(查表),即可求出轴力N。

第5题:

—铸铁梁如图所示,已知抗拉的许用应力[σt]c],则该梁截面的摆放方式应如何图所示?


答案:A
解析:
提示:经作弯矩图可知,此梁的最大弯矩在C截面处,为+12kN * m,下边缘受拉。为保证最大拉应力最小,摆放方式应如图a)所示。

第6题:

当力P直接作用在简支梁AB的中点时,梁内的σmax超过许用应力值30%。为了消除过载现象,配置了如图所示的辅助梁CD,则此辅助梁的跨度a的长度应为:

A. 1. 385m
B.2. 77m
C. 5. 54m
D. 3m


答案:A
解析:
提示:分别求出配置辅助梁前后的最大弯矩,代入配置辅助梁前后的强度条件,加以比较,即可确定a的长度。

第7题:

已知简支梁受如图所示荷载,则跨中点C截面上的弯矩为:



答案:C
解析:
提示:此题用叠加法最简单,C截面弯矩等于均布荷载产生的中点弯矩和集中力偶m产生的中点弯矩的代数和。

第8题:

跨度为l的简支梁已知EI,当整个梁承受均布荷载q时,梁中点挠度Wc=-5ql^4/384EI,图示简支梁跨中挠度Wc=()。


参考答案:

第9题:

有一简支梁,中点受集中力P作用。梁端转角,当梁的长度l、横截面尺寸、荷载P均增大一倍时,梁端转角等于原转角的多少倍?
A. 1/2 B. 1 C. 2 D. 4


答案:A
解析:
提示:当横截面尺寸增大一倍时,I是原来的16倍,同时代入P'=2P,l' = 2l进行计算,可知转角是原来的1/2。

第10题:

当力P直接作用在简支梁AB的中点时,梁内的σmax超过许用应力值30%。为了消除过载现象,配置了如图所示的辅助梁CD,则此辅助梁的跨度a的长度应为:
A. 1. 385m B.2. 77m
C. 5. 54m D. 3m


答案:A
解析:
提示:分别求出配置辅助梁前后的最大弯矩,代入配置辅助梁前后的强度条件,加以比较,即可确定a的长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