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

题目
某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
(1)1月份生产过程中领用400千克材料,单价100/千克,本月投入A产品10件、B产品20件,定额消耗分别为20千克/件、10千克/件。
(2)生产过程中发生生产人员工资 20 000元,A产品耗用1 500小时,B产品耗用2 500小时,按工时比例分配。发生制造费用10 000元,按工时比例分配。
(3)A产品完工后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件。本月A产品月初无在产品,本月全部完工;B也无在产品,B产品完工10件,在产品10件,定额成本1 500元/件,用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B产品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A产品消耗材料的成本为()元。

A.10000
B.20000
C.30000
D.400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20=200(千克) ;
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10=200(千克);
材料消耗总额=400×100=40 000(元);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40 000×200/(200+200)=20 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40 000×200/(200+200)=20 000(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年10月,C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甲产品17600元,乙产品为15200元;甲乙两张产品计时工资共计55200元。产品生产工时:甲产品7200小时,乙产品4800小时; 要求: (1)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1)计算计时工资分配率 计时工资分配率=55200/(7200+4800)=4.6(元/小时) (2)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甲产品应负担的计时工资=7200× 4.6=3312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计时工资=4800× 4.6=22080(元) (3)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0720 ——乙产品3728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88000

第2题:

某生产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60000元,生产A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3000小时,生产B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2000小时。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和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 )元。

A.36000和24000

B.24000和36000

C.30000和30000

D.40000和20000


正确答案:A

第3题:

某生产车间生产甲和乙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3000元,生产甲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600小时,生产乙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400小时。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甲和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 )元。 A.1200和1800 B.1500和1500 C.1800和1200 D.2000和1000


正确答案:C
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600+400)=3(元/工时),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600×3=I8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3=1200(元)。

第4题:

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2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3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1.5小时,则该车间的生产能力是(  )件。

A.3556
B.5333
C.8000
D.32000

答案:A
解析:
M=(F·A)/(a·t)=(8×2000)/(3×1.5)=3556件。

第5题:

某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经分析,设备调试成本为2400元,生产A和B产品设备调试次数分别为6次和4次,生产A和B产品的设备调试成本分別是()。

A.1440
B.400
C.240
D.600
E.960

答案:A,E
解析:

第6题:

某企业生产车间分别以甲、乙两种材料生产A、B两种产品,2007年1月,投入甲材料20000元生产A产品,投入乙材料60000元生产B产品。当月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5000元,生产B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5000元,该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0元。假定,当月投入生产的两种产品均于当月完工,制造费用采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进行分配,则B产品存货成本为( )。

A.60000

B.75000

C.90000

D.95000


正确答案:C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0000×5000/(15000+5000)=5000(元);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0000×15000/(15000+5000)=15000(元); 
B产品的存货成本=60000+15000+15000=90000(元) 

第7题:

已知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任务为3000件,生产工人劳动效率为每班30件,工人出勤95%,该车间生产工人的定员应为( )人

A.76

B.10

C.106

D.317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7小时,车间生产面积为13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2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2小时,则该车间的生产面积生产能力为( )件。

A.1840

B.2050

C.2100

D.2275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作业场地生产能力计算公式:生产面积生产能力=(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7×1300)/(2×2)=2275(件)。故选D。

第9题:

某农机生产企业生产单一农机产品,其生产计划部门运用提前期法来确定农机产品在各车间的生产任务,装配车间是生产该种农机产品的最后车间,2016年10月份应生产到1500号,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为10台,该种农机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50天,生产周期为50天,假定各车间的生产保险期为0。
该机械加工车间10月份出产产品的累计号是( )

A.1600号
B.1800号
C.2000号
D.2500号

答案:C
解析:
根据公式,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计算如下:(1)最后车间累计号:中文已知装配车间是最后车间,其累计编号为“1500”号;(2)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即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中文已知为“50”天;(3)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中文已知为“10”台;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设备加工车间出产累计号数=1500+50×10=1500+500=2000号,故选C。

第10题:

某机电生产企业生产单一机电产品,其生产计划部门运用提前期法来确定机电产品在各车间的生产任务。甲车间是生产该种机电产品的最后车间,2018年11月份应生产到3000号,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为100台。该种机电产品在乙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20天,生产周期为10天。假定各车间的生产保险期为0天。
乙车间2018年11月份投入生产的累计号是()。

A.5500号
B.5600号
C.8800号
D.6000号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提前期法。根据公式,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的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计算如下:(1)最后车间车产累计号:案例资料已知为“3000“号。(2)本车间的投入提前期即乙车间的投入提前期,案例文资料已知“乙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20天,生产周期为10天“,根据公式,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20+10=30天。(3)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案例资料已知为“100“台。(4)乙车间投入累计号数 =3000+30×100=3000+3000=6000号,故选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