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D工作有四项紧后工作,其工作总时差分别为6周、3周、7周和5周,D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周,则D工作的总时差为()周。

题目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D工作有四项紧后工作,其工作总时差分别为6周、3周、7周和5周,D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周,则D工作的总时差为()周。

A:3
B:6
C:7
D:8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非终点节点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与本工作的自由时差之和,即3+3=6(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某工作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该工作()。

A、为关键工作

B、总时差为0

C、自由时差为0

D、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参考答案:C

第2题: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若某项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说明该工作(  )。

A、 为关键工作
B、 自由时差为0
C、 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D、 自由时差不超过总时差

答案:B
解析:
B项,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说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A项,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也可能为0;CD两项,波形线的定义只是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没有关系。

第3题: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如某项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说明该工作( )。

A.为关键工作

B.总时差为零

C.自由时差为零

D.与紧后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


正确答案:D

第4题:

某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D有两项紧后工作,两项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分别为4天和6天,工作D的自由时差为2天,则工作D的总时差是(  )天。

A.2
B.4
C.6
D.8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紧后工作是指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所以,本题为:4+2=6(天)。

第5题: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若某工作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说明该工作(  )。

A.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B.为关键工作
C.总时差为零
D.自由时差不超过总时差

答案:D
解析:
在时标网络计划中,以波形线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若某工作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说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不超过总时差。

第6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工作A的总时差为2周

B.工作G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4周

C.工作B的总时差为1周

D.工作A与H的时间间隔为1周

E.工作C的紧后工作为工作D和E

答案:A,B,D,E
解析:
由网络起点经过工作A和工作H线路的持续时间为10周,该网络计划总工期为12周,故工作A总时差为2周;工作G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4周是对的;工作B的总时差应为2周;工作A与H的时间间隔为1周;工作C的紧后工作应为工作D和E。

第7题:

关于双代号工程网络计划说法正确的有( )。

A.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B.关键线路上允许有虚箭线和波形线的存在
C.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相等
D.除了以网络计划终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E.每项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其总时差必为零

答案:A,C,D
解析:
基本概念题型,综合了关键工作、关键线路、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关系。 @##

第8题: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D工作有四项紧后工作,其工作总时差分别为6周、4周、7周和5周,D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周,则D工作的总时差是( )周。

A.3 B.6

C.7 D.8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于D不是以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因此其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与本工作的自由时差之和,即4+3=7(周)。

第9题: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若某工作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说明该工作(  )。


A.为关键工作

B.自由时差为零

C.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D.自由时差不超过总时差

答案:D
解析:
考点: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判定”。在时标网络计划中,以波形线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若某工作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说明该工作自由时差不超过总时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10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H有三项紧后工作,其工作总时差分别为4、6和7周,工作H的自由时差为2周,则工作H的总时差是()周。

A.4
B.6
C.7
D.9

答案:B
解析: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总时差等于紧后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与本工作自由时差之和,故工作H的总时差=Min[4,6,7]+2=6(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