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贿罪的正确说法是(  )。

题目
关于行贿罪的正确说法是(  )。
A.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B.行为人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C.行为人构成行贿罪,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构成行贿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出版公司为了垄断该市某国有图书馆的购书项目,授权公司经理甲以帐外返还十分之一书款为条件,与该图书馆达成购书协议,下面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是正常商业行为,不构成犯罪

B.甲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所以应对出版公司以单位行贿罪定罪处罚

C.出版公司的行为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D.甲的行为性质属于商业贿赂,构成行贿罪


正确答案:C
【考点】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单位犯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
【解析】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引诱性交易。仅从定义分析,本题目中甲的行为就应当属于商业贿赂。故D选项前半部分的定性是正确的。
《刑法修正案(六)》第7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这样,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中受贿一方的犯罪主体就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工作 人员,则行贿一方的犯罪主体也就随之扩大,包括了对这些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行贿的人。就行贿方而言,刑法中调整该“引诱性交易”行为的罪名有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自然人,后者则为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本题目中甲是为本出版公司谋取非法利益,所以该行为的责任主体还应包括该出版公司,应属于单位犯罪。故B选项的前半部分表述是正确的。
单位行贿罪和对单位行贿罪的区别有两点:一是犯罪对象不同,前者针对的对象为自然人.对应受贿罪,后者对象则为单位,对应单位受贿罪;二是责任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只能是单位.后者的主体则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案例中该图书馆为国有事业单位,它在帐外接受返还书款的行为属于“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所以图书馆的行为应定性为单位受贿罪。这样就可推知,对该出版公司及甲的行为定性为对单位行贿罪。故A、B、D选项关于行为的定性都是错误的,C选项正确。

第2题:

3.关于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丙构成受贿罪共犯

B.丙构成介绍贿赂罪

C.丙构成行贿罪共犯

D.丙没有实行行为,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行贿罪、共犯。 丙明知道甲向乙行贿还代其转托,实质上已经与甲形成了行贿的共同故意,所以丙成立行贿罪共犯。

第3题:

关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B.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C.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与非国家工作受贿罪是典型的对合犯


正确答案:AD
59.答案:A、D 考点: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讲解: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此外,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与非国家工作受贿罪是典型的对合犯。据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第4题:

关于行贿罪的处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B.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参考答案:C

第5题:

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


参考答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的客体不同。前者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后者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
(2)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自然人;后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只能国家工作人员;后者只能是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第6题:

关于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丙构成受贿罪共犯

B.丙构成介绍贿赂罪

C.丙构成行贿罪共犯

D.丙没有实行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第7题:

2.对于乙、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构成行贿罪

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


参考答案:A, B, C
解析:第19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本题中,乙利用贿赂甲的方式来达到诈骗贷款的目的,因此,乙同时构成行贿罪和贷款诈骗罪。 丙是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明知乙的贷款不符合条件,却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乙发放贷款,造成了重大损失,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第8题:

关于甲投案以及乙归案后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案,不应认定为自首

B.甲提供线索致使乙被抓获的行为属于立功

C.乙对贩卖毒品罪成立自首

D.乙对行贿罪不成立自首


正确答案:BCD
【考点】自首;立功
【解析】《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甲在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并交代了借公款给乙、接受乙贿赂和携款潜逃的事实,成立自首。至于甲投案自首出于何种动机在所不问。因此A项错误。《刑法》第68条 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是立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甲投案后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将乙捉拿归案符合立功的构成要件,成立立功,B项正确。乙归案后主动交待的行贿,属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乙的交待构成坦白而不是自首。但对于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司法机关尚未掌握,乙对此交待应当成立自首。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CD。

第9题:

对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构成行贿罪

C.乙构成骗取贷款罪

D.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关于行贿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B.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也是行贿

C.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D.行贿罪和受贿罪是双向犯罪


参考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