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疾病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 离出沙门菌。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题目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疾病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 离出沙门菌。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易感人群
B.高危人群
C.特异体质人群
D.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E.亚健康人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校学生食堂数十人进食海虾后6小时,陆续出现上腹部绞痛,大便为水样或血水样,体温37~39℃,你认为最可能是( )

A.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B.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D.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E.沙门菌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C

第2题:

某大型餐饮企业。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后发现为餐馆的肉类不新鲜,已经被污染,那么在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

A.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C.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D.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E.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D
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第3题: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的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查看材料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A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1992年10月20 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豆角炒肉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D
解析:

第5题: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豆角炒肉是本次事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痢疾杆菌是本次食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E

第6题:

某大型餐饮企业,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后发现为餐馆的肉类不新鲜,已经被污染,那么在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

A、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C、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D、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E、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参考答案:E

第7题:

土豆烧牛肉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因素

D.辅助因素

E.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C

第8题: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离出了沙门菌。

为杜绝此类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下一步应首要开展的工作是 查看材料

A.严格食品原料采购程序

B.食堂全体人员健康体检

C.食堂清洁大扫除

D.对厨师进行粪便细菌学检验

E.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夏季某日某建筑工地食堂,工人进食过夜的米糕食物中毒,致病的是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真菌性食物中毒
E.葡萄糖菌肠毒素中毒

答案:E
解析:
根据隔夜的剩饭可以确定是葡萄球菌引起。
鉴别:(1)沙门菌食物中毒:由食用沙门菌污染食品所致,其流行病学特点:①季节: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5~10月发病数可达全年发病总数的80%。②食品种类: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由植物性食物引起者很少。临床表现的特点为腹泻一日可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由食物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所致,其流行病学特点是:①地区分布:沿海地区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地区,随着海产品的市场流通,内地也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②季节及易感性:7~9月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男女老幼皆可发病,青壮年为主。③食品种类:主要是海产品,其中以墨鱼、带鱼、虾、蟹最为多见。临床表现特点为粪便为水样、血水样、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
(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由食用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品所致,其流行病学特点:①季节: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②食品种类:主要是乳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③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鼻腔、咽、消化道,只有摄入达到中毒剂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才会中毒。临床表现特点为起病急骤,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黏液。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由食用有变形杆菌污染食品所致。其流行病学特点:①季节:大多发生在5~10月,②食品种类: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以及内脏的熟制品。③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较多。临床表现特点为脐周阵法性剧烈绞痛,腹泻为水样便,伴有黏液,恶臭,一日数次。

第10题:

1992年10月20 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