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很长的岩质边坡受一组节理控制,节理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地表出露线距边坡顶边緣线20m,坡顶水平,节理面与坡面交线和坡顶的高差为40m,与坡顶的水平距离10m,节理面内摩擦角35°,粘聚力C=70kPa,岩体重度为23kN/m3,试验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 )

题目
某很长的岩质边坡受一组节理控制,节理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地表出露线距边坡顶边緣线20m,坡顶水平,节理面与坡面交线和坡顶的高差为40m,与坡顶的水平距离10m,节理面内摩擦角35°,粘聚力C=70kPa,岩体重度为23kN/m3,试验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 )

(A) 0.8 (B) 1.0 (C) 1.2 (D) 1.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坡角为45°的岩坡,下列哪个选项的岩体结构面最不利于边坡抗滑稳定?(  )

A、结构面竖直
B、结构面水平
C、结构面倾角33°,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同
D、结构面倾角33°,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

答案:C
解析:
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性状及其与坡面的关系是岩质边坡稳定的控制因素。结构面与边坡同向缓倾边坡的稳定性较反向坡要差;同向缓倾坡中的结构面倾角越陡,稳定性越好;水平岩层组成的边坡稳定性亦较好。坡面的抗滑稳定性系数是指抗滑力与下滑力的比值。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相同时。其下滑力更大,更容易发生滑移,则其最不利于边坡的抗滑稳定。

第2题:

某边坡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倾角为45°,边坡岩体中发育有一组结构面,产状为 N135°E,40°SW,如假设边坡破坏时滑动动方向与边坡走向垂直,且结构面内聚力可忽略不计,当结构面内摩擦角小于( )时,边坡不稳定。
A. 40° B. 30° C. 20° D. 10°


答案:B
解析:
已知滑动方向与结构面走向间的夹角为45°,则:tanβ= tanα·cosθ= tan40°×cos45°=0.593,β= 30.7°。当φ<β时,边坡不稳定。

第3题:

边坡沿某一倾斜平面发生滑动,滑动时应具备下列条件为( )

A.滑动面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或近于平行

B.滑动面应在坡面上出露,滑面倾角 α 小于坡面角 β,大于该面的内摩擦角φ,即有 β>α>φ

C.滑动面、张裂隙的走向均与坡面走向平行

D.滑体两侧有割隙面,其对滑体的侧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图示的岩石边坡坡高12m,坡面AB坡率为1:0.5,坡顶BC水平,岩体重度γ=23kN/m3,已查出坡体内软弱夹层形成的滑面AC的倾角为β=42°,测得滑面材料饱水时的内摩擦角φ=18°。问边坡的滑动安全系数为1.0时,滑面的粘结力最接近不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 21kPa
(B)16kPa
(C) 25kPa
(D) 12kPa


答案:B
解析:

第5题:

图示岩质边坡的潜在滑面AC的内摩擦角φ=18°,黏聚力c=20kPa,倾角β=30°,坡面出露点A距坡顶H2=13m。潜在滑体ABC沿AC的抗滑安全系数K2=1.1。坡体内的软弱结构面DE与AC平行,其出露点D距坡顶H1=8m。试问对块体DBE进行挖降清方后,潜在滑体ADEC沿AC面的抗滑安全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0
B. 1.2
C. 1.4
D. 2.0

答案:C
解析:
设滑体的重度为γ,潜在滑动面AC长度为L,L=H2/sin30°=26m。
(1)清方前、后滑体面积计算
DE平行于AC,则△BAC和△BDE为相似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
S△BDE/S△BAC=(8/13)2=0.379
滑体ADEC的面积为:SADEC=S△BAC-S△BDE=(1-0.379)S△BAC=0.621S△BAC。
(2)清方前、后滑体的抗滑安全系数
设B点到AC的垂直距离为h,则可得:
清方前:



解得:γh=148.92kN/m2。
WBAC=(1/2)AC×h×γ=(1/2)×26×148.92=1935.96kN/m
WADEC=0.621×1935.96=1202.23kN/m
清方后,潜在滑体ADEC沿AC面的抗滑安全系数为:

第6题:

影响土体边坡与岩体边坡的控制因素的不同点是( )。

A.土体边坡由土坡的外形控制稳定性;而岩体边坡由结构面性质与产状控制稳定性
B.土体边坡由土体的抗剪强度控制稳定性;岩体边坡也由岩体的抗剪强度控制稳定性
C.土体边坡由土体本身抗剪强度控制稳定性;而岩体边坡由结构面性质与产状控制稳定性
D.土体边坡由土体的密度和含水量控制稳定性;而岩体边坡由结构面性质与产状控制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土体边坡主要由抗剪强度控制,但坡形也有影响。而岩体的强度很高(抗压、抗剪),但结构面的强度则下降很多。

第7题:

某建筑边坡坡高10.0m,开挖设计坡面与水平面夹角50°,坡顶水平,无超载(如图所示),坡体黏性土重度19kN/m3,内摩擦角12°,黏聚力20kPa,坡体无地下水,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边坡破坏时的平面破裂角θ最接近哪个选项(  )


A. 30°
B. 33°
C. 36°
D. 39°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6.2.10条。
可得:η=2c/(γh)=2×20/(19×10)=0.211。
因此,可得边坡破坏时的平面破裂角为:

第8题:

下列()情况需要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

A、坡顶有堆积荷载

B、边坡高度超过规定

C、具有软弱的倾斜土层(滑动面)

D、边坡土层层面倾斜方向与边坡开挖面方向一致

E、无支护开挖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某II类岩石边坡坡高22m,坡顶水平,坡面走向N10° E,倾向SE,坡角65°,发育一组优势硬性结构面,走向为N10° E,倾向SE,倾角58°,岩体的内摩擦角为Φ=34°,试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估算,边坡坡顶塌滑边缘至坡顶边缘的距离L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A. 3.5m B. 8.3m C. 11.7m D. 13.7m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某坡角为60°,坡高为5m的岩质边坡如图6-27所示,结构面倾角,内摩擦角分别为35°、18°,边坡岩体重度为24kN/m3,当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结构面黏聚力为 ()kPa。

A. 10
B. 11
C. 16
D. 2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5. 2. 4条,取单位长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