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长96m,宽96m,开挖深度为12m,地面以下2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为22m厚的中细砂,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6.0m,施工时拟在基坑外周边距基坑边2.0m处布置井深18m的管井降水(全滤管不考虑沉砂管的影响),降水维持期间基坑内地下水力坡度为1/30,管井过滤器半径为0.15m,要求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

题目
某基坑长96m,宽96m,开挖深度为12m,地面以下2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为22m厚的中细砂,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6.0m,施工时拟在基坑外周边距基坑边2.0m处布置井深18m的管井降水(全滤管不考虑沉砂管的影响),降水维持期间基坑内地下水力坡度为1/30,管井过滤器半径为0.15m,要求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估算基坑降水至少需要布置多少口降水井(  )

A. 6
B. 8
C. 9
D. 1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为7m,建基面下2~10m范围内为承压水层,承压水头8m,该基坑降水宜采用()。

A . 明排
B . 管井
C . 真空井点
D . 喷射井点

答案:B
解析:
P14
3 ) 管井井点降水适用条件 ( 1 ) 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第2题:

某基坑长30m,宽20m,场地中自0~ 15m为砂层,渗透系数为0.9m/d,地下水埋深为2.0m,要求基坑水位降至地表以下7.0m,基坑远离地表水体及隔水边界,抽水井深15m,自2.0m以下为过滤器,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该基坑涌水量最接近于( )t。
A. 200 B. 219 C. 300 D. 34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附录F计算如下:

第3题:

(2015年)背景:
建筑物地基地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淤泥质黏土、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粉细砂、中粗砂等,其中粉细砂和中粗砂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高于节制闸底板高程。节制闸基础采用换填水泥土处理。泵站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10.5m,节制闸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6.0m(包括换土层厚度)。
事件一:纵、横向围堰均采用土石结构。在基坑四周布置单排真空井点进行基坑降水。
问题:
3.事件一中基坑降水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你认为合适的降水方案是什么?


答案:
解析:
不可行。因为粉细砂和中粗砂层渗透系数较大,地基承压含水层水头较高(承压水位高于节制闸底板高程),因此不宜采用单排真空井点降水。宜采用管井降水方案。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承担一地面建筑的基坑开挖: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5m,基坑北侧距基坑边缘4m处已有一栋三层永久建筑物,坑缘堆有施工单位的大量建筑钢材。基坑所处的地质条件为砂质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4m。基坑设计采用钢板桩支护。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工程投资,指示更改支护设计,只在基坑北侧采用钢板桩支护,其它部位采用无支护的垂直开挖方式。结果基
坑南侧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变形,且一直未被发现,最终部分坍塌。因施工单位未及时处理,结果又引起了更大面积的塌方。事后施工单位准备就基坑坍塌造成的损失向建设单位索赔。

该基坑宜采用何种降水方式?其最小降水深度应为多少?

答案:
解析:
宜采用井点降水方式(2分);最小降水深度应将水降至基坑底以下0.5m,即地表以下5.5m以下(2分)。

第5题:

某基坑开挖深度为10m,地面以下2.0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18m厚为中砂细砂,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潜水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0m,已知基坑的等效半径为γ0=10m,降水影响半径R=76m,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0.5m,井点深为20m,基坑远离边界,不考虑周边水体影响,则该基坑降水的涌水量最接近()。
A.342m3/d B.380m3/d C.425m3/d D.453m3/d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某基坑开挖深度为6m,土层依次为人工填土、黏土和含砾粗砂,如图所示。人工填土层,γ1=17kN/m3,cl=15kPa,ψ1=10°;黏土层,γ2=18kN/m3,c2=20kPa,ψ2=12°。含砾粗砂层顶面距基坑底的距离为4m,砂层中承压水水头高度为9m,设计采用排桩支护结构和坑内深井降水。在开挖至基坑底部时,由于土方开挖运输作业不当,造成坑内降水井被破坏、失效。为保证基坑抗突涌稳定性、防止基坑底发生流土,拟紧急向基坑内注水。请问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基坑内注水深度至少应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1.8m
B、 2.0m
C、 2.3m
D、 2.7m

答案:D
解析: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附录C.0.1条规定,基坑底下有水头高于坑底的承压水含水层,且未用截水帷幕隔断其基坑内外的水力联系时,承压水作用下的坑底突涌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规定:

第7题:

有一基坑深6m,降水期间地下水变幅1m,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1.0m,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为13m,水力坡度取1/10,此基坑若用管井井点抽水,管井的井深应为(  )m。

A.8
B.13
C.17
D.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公式得:HW=HW1+HW2+HW3+HW4+HW5+HW6=6+(0.5~1.0)+1/10×13+1+1+3=12.8~13.3m。

第8题:

某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为7m,建基面下2~10m范围内为承压水层,承压水头8m,该基坑降水宜采用()。

A.明排
B.管井
C.真空井点
D.喷射井点

答案:B
解析:
2020/2019教材P14
3 ) 管井井点降水适用条件 ( 1 ) 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第9题:

某矩形基坑位于均质粉砂土场地中,场地中粉砂土厚15m,渗透系数为2m/d,其下伏地层为泥岩,基坑尺寸为20m×50m,深7.0m,降水井深度为15m,地下水位为1.5m,基坑施工时要求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m。基坑采用完整井群降水,附近无地表水体(基坑远离边界),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计算,基坑涌水量为( )m3/d。
A. 282 B. 334 C. 412 D. 564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某基坑开挖层为细砂,地下水位线低于面lm;开挖深度12m,降水方法宜采用()。

  • A、集水井
  • B、轻型井点
  • C、喷射井点
  • D、管井井点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