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国内战争频仍,很多古籍______海外。时至今日,究竟有多少古籍在海外存藏,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将分散在海外至少上百家图书馆的中文古籍全部统计清楚,______在一个总目录之中,难度可想而知。

题目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国内战争频仍,很多古籍______海外。时至今日,究竟有多少古籍在海外存藏,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将分散在海外至少上百家图书馆的中文古籍全部统计清楚,______在一个总目录之中,难度可想而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流散 囊括
B.流落 涵盖
C.流失 收录
D.散佚 罗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对现藏中医古籍文献的全面介绍和指导的著作是()。


参考答案:《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第2题: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 )。

A.《楚辞》
B.《史记》
C.《汉帛》
D.《新书》

答案:B
解析:
B选项,此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综上,B选项正确。

A、C、D选项与要求不符合,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3题:

社会一词在英语中意为伙伴。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演绎有哪几层含意?


参考答案:演绎有三层含意:第一是表示在一定地方,人们相会而举行祭神活动;第二个含义是指志趣相投者结合的团体,如结社集会。上述两重含义可以说是指有许多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个地方进行某种活动。第三个含义是指地方行政单位,如“乡民社会”,“村闾社会”。

第4题:

我们应当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包括()

  • A、制订古籍数字化标准
  • B、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
  • C、推进古籍影印出版
  • D、抢救珍贵古籍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对在境内商店购买的文物,海关凭主管部门加盖的鉴定标志和( )查验放行。

A.文物古籍申报单
B.文物古籍鉴定单
C.文物古籍海关放行单
D.文物古籍外销统一发货票

答案:D
解析:
对在境内商店购买的文物,海关凭中国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加盖的鉴定标志和“文物古籍外销统一发货票”查验放行。

第6题:

小陈因不具有研究生身份而被图书馆工作人员拒绝进入古籍书库。小陈出示古籍善本书库出入证说:根据规定,我可以进入古籍书库。古籍书库的规定是:不是研究生不能进入古籍书库:只有持有古籍善本书库出入证,才能进入古籍善本书库。
小陈最有可能把古籍书库的规定理解为()

A. 准许进入古籍书库的人,不一定准许进入古籍善本书库
B. 有了古籍善本书库出入证,就不需要研究生身份
C. 如果持有古籍善本书库出入证,就能进入古籍书库
D. 除非持有古籍善本书库出入证,否则不能进入古籍善本书库

答案:C
解析:
翻译推理。小陈有出入证,认为可以进入古籍书库。他把规定中的“只有持有古籍善本书库出入证,才能进入古籍善本书库”,理解为“如果持有古籍善本书库出入证,就能进入古籍善本书库”。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7题:

对在境内商店购买的文物,海关凭主管部门加盖的鉴定标志和()查验放行。

A:文物古籍报销单
B:文物古籍鉴定书
C:文物古籍海关单
D:文物古籍外销统一发货票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 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 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 A.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 B.古籍文献人才不足 C.文献人才工程不足 D.古籍修复人才不足


正确答案:D
解答此题首先应对材料进行压缩和提取,这段记叙性的文字共有两句话,其中第一句话由两个分句构成:第一句话,第一层从国家图书馆的角度,以修复任务的巨大与修复人员稀缺之间的反差,表明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第二层,从全国的角度,说明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短缺非个别现象。第二句话是以一种假设的结果强调古籍修复人才的不足。所以,这段文字可以压缩为:我国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极为不足。对这段话的提取关键词为:古籍、修复、人才、不足。故选D。

第9题:

图书馆古籍工作所指的古籍范围主要是指( )年以前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

A.1900
B.1911
C.1919
D.1949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哪个网站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古籍保护信息平台?()

  • A、立法决策服务平台
  • B、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平台
  • C、中国古籍保护网
  • D、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协作网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