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6岁,两周前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近日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并有大片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8×10/L,出血时间延长。对此患儿采取静脉输血治疗的目的是

题目
患儿6岁,两周前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近日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并有大片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8×10/L,出血时间延长。对此患儿采取静脉输血治疗的目的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贫血
C.供给血小板
D.输入抗体、补体
E.增加白蛋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儿,7岁。体温突然升高达39℃,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部分出现大片瘀斑。经血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常低于()。

A、10×109/L

B、20×109/L

C、50×109/L

D、60×109/L

E、80×109/L


答案:B

第2题:

患儿,男性,8岁。两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近日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并有大片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8×109/L,出血时间延长。对此患儿采取静脉输血治疗的目的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贫血

C.供给血小板

D.输入抗体、补体

E.增加白蛋白


正确答案:C

第3题:

患儿男,8岁。两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近日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并有大片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8×109/L,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此患儿采取静脉输血治疗的目的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贫血

C.供给血小板

D.输入抗体、补体

E.增加白蛋白


正确答案:C
该患儿属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其静脉输血,可供给血小板,从而有助于止血。

第4题:

患儿,男,8岁。两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近日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并有大片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8×10/L,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此患儿采取静脉输血治疗的目的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贫血
C.供给血小板
D.输入抗体、补体
E.增加清蛋白

答案:C
解析:
考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精析:该患儿属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其静脉输血,可供给血小板,从而有助于止血。避错:部分考生易错选B项,此时患者并没有贫血,因此没有必要纠正贫血,补足血小板才是紧急处理。

第5题:

患儿女6岁,近日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畏寒、发热,有大片瘀斑,眼结膜出血,请问本病首选药物是

A、抗组胺药

B、肝素抗凝

C、糖皮质激素

D、增强血管壁药

E、免疫制剂


参考答案:C

第6题:

某患儿1岁,出生后常出现全身皮肤瘀点、瘀斑现象,近一个月来多次发生鼻出血,双亲为近亲婚配,家系中无类似出血情况。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降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 b显著降低,基因诊断证实糖蛋白Ⅱ b(GPIb)基因错义突变。试简要解释以下问题。 (1)患儿 血小板计数正常,为什么出血时间会延长? (2)患儿出血时间延长,为什么凝血时间正常? (3)患儿为什么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降低?


答案:(1)生理性止血的第二个过程是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其中血小板的聚集是形成血小板止血栓重要的步骤。这一过程需要纤维蛋白原、Ca2+和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的参与。在未受刺激的静息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并不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在致聚剂的激活下,GPⅡb/Ⅲa分子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在Ca2+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可与之结合,从而连接相邻的血小板,充当聚集的桥梁,使血小板聚集成团。该患儿经基因诊断证实糖蛋白Ⅱb(GPⅡb)基因错义突变,GPⅡb蛋白显著降低,因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不能及时形成血小板止血栓,造成出血时间延长。(2)血液凝固主要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正常,因此不影响血液的凝固,所以凝血时间正常。(3)ADP和凝血酶是生理性致聚剂,可引起血小板聚集。正常情况下,在致聚剂的激活下,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分子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在Ca2+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可与之结合,从而连接相邻的血小板,充当聚集的桥梁,使血小板聚集成团。该患儿因糖蛋白Ⅱb(GPⅡb)基因错义突变而使GPⅡb显著降低,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所以该患儿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降低。

第7题:

女孩,7岁。10天前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近1周下肢反复出现瘀点,间断鼻出血与牙龈出血来门诊检查。体检:下肢散在紫癜和瘀斑,肝脾无肿大。化验:Hb 110g/L,WBC5.1×10/L,血小板计数15×10/L,以急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护理人员对该患儿进行病情观察,首要的内容是A、生命体征

B、自发性出血情况

C、白细胞计数

D、患儿的心理变化

E、出入量

治疗中忌用的药物是A、泼尼松

B、丙种球蛋白

C、免疫抑制剂

D、地塞米松

E、阿司匹林

此患儿大便后,突然烦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提示可能合并了A、休克

B、脑

C、脑出血

D、脑膜炎

E、胃出血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C

第8题:

男孩,12岁。1周前曾患流感。今晨体温突然升至38.8℃,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个别处大片瘀斑。经血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中,下列哪一项正常()。

A、骨髓象

B、血块退缩试验

C、血小板计数

D、凝血时间

E、出血时间


答案:D

第9题: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L时出现

A.凝血时间延长
B.自发性出血
C.严重出血
D.轻微出血
E.明显出血

答案:B
解析: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可见自发性出血。

第10题:

患儿女6岁,近日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畏寒、发热,有大片瘀斑,眼结膜出血,请问本病首选药物是

A.抗组胺药
B.肝素抗凝
C.糖皮质激素
D.增强血管壁药
E.免疫制剂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该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及阻止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血小板(主要是在脾、肝),并降低血管壁通透性。【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