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题目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毛泽东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李达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传播,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学习,通过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他们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像俄国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正确答案:陈独秀 李大钊

第2题:

李大钊第一篇宣传十月革命胜利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参考答案:A

第3题:

简述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苏联)是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的。(12分)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之后又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得到恢复,政权进一步巩固;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第4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指的是是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立刻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开始传入中国的。


答案:错
解析:

第6题:

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达

D、李大钊


参考答案:D

第7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翟秋白


答案:B
解析:
【命题依据】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它昭示着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 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在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各种社会主义的思想中,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由此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 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关于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这一考点的识记。
(2)通过毛泽东的精辟言论来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的识记。
(3)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1918年7月,他发表《法俄革 命之比较观》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 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11月、12月,他相继发表《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深刻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欢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9月、11月,他又发 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 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上面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正确选项是B。

第8题:

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歌颂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 )


正确答案:√
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歌颂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

第9题: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论述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主要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亲自创办或指导过几十种革命的报刊。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其中主要的思想有:
⑴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十分重视报刊在革命运动中的宣传组织作用,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尤其是在建党初期,列宁正是通过报纸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机会主义观点,讨论党的策略纲领,并且把各地的组织联结起来,从而为建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⑵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他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原则,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⑶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他在早年起草的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中就把争取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列宁又十分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认为:“我们要创办自由的报刊,这个自由不仅是指摆脱了警察的压迫,而且是指摆脱了资本。”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资产阶级报刊的攻击诽谤,他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认为绝不能让资产阶级借口出版自由来进行反对苏联的宣传。
⑷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他指出,要“把报刊由主要报道政治新闻的工具,变成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工具”。
⑸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他多次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5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500个、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他还强调要让成百上千的工人都向报纸写稿或写信,反映生活、工作和情绪,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又把群众办报同群众监督联系起来,强调要把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列为社会主义报刊的重要任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