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不包括( )

题目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不包括( )

A.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不深
B.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
C.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
D.混凝土灌注至钢筋骨架底部时,灌注速度太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灌注桩是( )。

A.人工挖孔灌注桩
B.干作业法钻孔灌注桩
C.套管护壁法钻孔灌注桩
D.沉管灌注桩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57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

第2题:

下列哪项不能导致灌注桩钢筋笼上浮的是()。

  • A、砼浇筑太快
  • B、钢筋笼未固定
  • C、泥浆比重过小

正确答案:C

第3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正确的是( )。

A.钻孔→埋设护筒→制备泥浆→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
B.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
C.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
D.制备泥浆→埋设护筒→钻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清底→灌注水下混凝土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156/2019版教材P147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以及灌注水下混凝土等

第4题:

简述桩基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形成原因:
1)钢筋笼内径与导管外壁间距小,粗骨料粒径偏大,主筋搭接焊接头未焊平,在提升导管过程中,法兰盘挂带钢筋笼;
2)钢筋笼主筋弯曲、骨架整体扭曲,箍筋变形脱落或导管倾斜,使得钢筋笼与导管外壁紧密接触;
3)混凝土面升至钢筋笼底时,混凝土浇灌速度过快,导致钢筋笼浮上来;
4)导管埋深过大,底部混凝土上升带动钢筋笼上浮。
防治措施:
1)在沉放导管过程中必须注意其垂直度,使钢筋笼内径与导管外壁之间的最小间距要大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两倍;
2)严格控制钢筋笼骨架加工质量;
3)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随时观测混凝土面位置,接近钢筋笼底时,控制混凝土浇灌量及浇灌速度;
4)浇灌前应确认导管与钢筋笼之间无挂带现象;
5)浇筑前应检查钢筋笼的固定质量,浇筑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如发现钢筋笼松动,应及时处理。

第5题:

钻孔灌注桩计算规则中钢筋笼制作定额按()考虑。

  • A、零星钢筋
  • B、定制钢筋
  • C、成型钢筋
  • D、市场信息价

正确答案:C

第6题:

选择钻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应考虑的因素有()。

A、 孔径
B、 孔深
C、 土质状况
D、 钢筋笼重量
E、 设备能力

答案:A,B,C,E
解析:
【考点】选择钻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钻孔设备的一般思路是选择钻孔方法一选择钻孔设备,选择钻孔设备应考虑的依据为孔径、孔深、土质状况和设备能力。钻孔设备中钻锥、钻杆和泥浆泵是重点考虑的部件,旋转盘的扭矩也是要考虑的主要性能。钻锥选择是根据土质和孔径而定;泥浆泵选择应经过流量和泵压计算来选择;选择钻杆时要进行应力验算,以免钻进中钻杆被扭断而停工。在选择钻杆时,首先根据泵压确定钻杆的最小内径和管壁厚度,然后根据钻杆传递动力时的受力不利截面进行应力验算。钻杆受力有拉、压、弯、扭四种。

第7题:

下列哪项不会导致灌注桩钢筋笼上浮的是()

  • A、砼浇筑太快
  • B、钢筋笼未固定
  • C、泥浆比重过小
  • D、提升导管速度过快

正确答案:C

第8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步骤包括( )。

A.钢筋笼制作
B.埋设护筒
C.钻孔
D.孔内通风
E.制备泥浆

答案:A,B,C,E
解析:
2020版教材P156/2019版教材P147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以及灌注水下混凝土等。

第9题:

钢筋笼难以放入槽孔内或上浮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 (1)槽壁凹凸不平或弯曲。
A.钢筋笼尺寸不准,纵向接头处产生弯曲。
B.钢筋笼重量太轻,槽底沉渣过多。
C.钢筋笼刚度不够,吊放时产生变形,定位块过于凸出。
(2)导管埋入深度过大或混凝土浇筑速度过慢,钢筋笼被托起上浮。

第10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正确的是()。

  • A、钻孔→埋设护筒→制备泥浆→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
  • B、埋设护筒→制备泥浆→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
  • C、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
  • D、制备泥浆→埋设护筒→钻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清底→灌注水下混凝土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