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法中()。(2008-11)

题目
模仿法中()。(2008-11)

A:示范者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多越好
B:示范者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少越好
C:示范者的表演越生动越好
D:模仿者的感染力越强越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模仿法中( )。

(A)示范者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多越好

(B)示范者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少越好

(c)示范者的表演越生动越好

(D)模仿者的感染力越强越好


正确答案:A

《二级技能》P80

第2题:

模仿法中( )。单选

A. 示范者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多越好
B. 示范者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少越好
C. 示范者的表演越生动越好
D. 模仿者的感染力越强越好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模仿法
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越强,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处越多,模仿的信心越足,成绩越好。

第3题:

在基本的业务培训方法中,( )的培训方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行为模仿法、拓展训练法等。


正确答案:
适宜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

第4题: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

A

B



第5题:

在MMPI-2中,新增的效度量表包括()。(2008-11)

A:PK量表
B:VRIN量表
C:Fb量表
D:TRIN量表

答案:B,C,D
解析:
MMPI-2的效度量表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7个,新增加的是Fb(对某些极端答题而得到的)、VRIN(反向答题矛盾量表)、TRIN(同向答题矛盾量表)。

第6题: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2008-11)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心理测验法
D:临床法

答案:B
解析:
柯尔伯格继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之后,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他采用开放式的两难故事进行研究,其中著名的两难故事是“海因兹偷药”,柯尔伯格根据被试者提供的判断理由,分析其中隐含的认知结构特点,划分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第7题:

模仿法中()。

(A)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之处越多越好
(B)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之处越少越好
(C)模仿者的表演越生动越好
(D)模仿者的感染力越强越好


答案:A
解析:

第8题:

模仿创造法分为仿生法和仿形法。()


正确答案:对

第9题: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的编制方法属于()。(2008-11)

A:逻辑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经验效标法
D:综合分析法

答案:B
解析:
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由美国卡特尔教授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问卷。

第10题:

下面思维类型中,哪一个不是形象思维()

  • A、模仿法
  • B、求同法
  • C、组合法
  • D、移植法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