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IPv6数据包在IPv4中的封装的协议号是?( )A、35B、8080C、8000D、41

题目

给IPv6数据包在IPv4中的封装的协议号是?( )

A、35

B、8080

C、8000

D、41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过渡技术主要解决IPV4和IPV6网络共存状况下的互联互通,以下不属于过渡技术的是( )。

A.双栈协议
B.隧道封装
C.协议转换
D.代理服务

答案:D
解析:
双栈协议(Dual Stack):设备升级到IPv6的同时保留IPv4支持;应用程序可以选择使用IPv6或IPv4;协议允许应用逐渐从IPv4过渡到IPv6隧道封装(Tunneling):IPv6报文作为IPv4的载荷,或由MPLS承载在IPv4 Internet海洋中连接多个IPv6孤岛。典型技术可以有:IPv6 over IPv4手动隧道(配置隧道):隧道两端的边界路由器上通过静态指定隧道的源IPv4地址和目的IPv4地址而创建的隧道。IPv6 over IPv4 GRE隧道(简称GRE隧道):使用IPv4的GRE隧道上承载IPv6流而实现IPV6互通的隧道。协议转换:提供IPV4和IPV6的互通动作。如NAT-PT等提供IPv6与IPv4互相访问地技术,适用于IPv6 Internet与IPv4 Internet共存,而两者又需要互相通讯的要求。典型技术可以用NAT-PT:静态模式提供一对一的IPV6地址和IPV4地址的映射。动态NAT-PT:动态的提供一对一的映射,但使用一个IPV4地址池,类似IPV4 NAT的公网地址池。

第2题:

在IPV4和IPV6混合的网络中,协议翻译技术用于( )

A.两个IPV6主机通过IPV4网络通信
B.两个IPV4主机通过IPV6网络通信
C.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的通信
D.两个双协议栈之间的通信

答案:C
解析:
详见教程(第四版)292页明确指出。

第3题:

在IPv4向IPv6过渡的方案中,当IPv6数据报进入IPv4网络时,将IPv6数据报封装成为IPv4数据报进行传输的方案是______。

A.双协议栈

B.多协议栈

C.协议路由器

D.隧道技术


正确答案:D
解析:从IPv4向IPv6过渡技术主要有3种:兼容IPv4的IPv6地址、双IP协议栈和基于IPv4隧道 技术的IPv6。

第4题:

以下关于IPv4和IPv6的说法,错误的是( )。

A)IPv4存在局限性,所以人们开发了IPv6

B)IPv6依然沿用了IPv4的核心设计思想

C)IPv6在协议格式、地址表示法方面和IPv4是相同的

D)IPv6采用了128位地址长度


正确答案:C
选项A),Internet发展的20多年已经充分证明了IP协议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正确的,但是IPv4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人们开发了IPv6;选项B),IPv6仍然沿用了IPv4的核心设计思想;选项C),IPv6在协议格式、地址表示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选项D),IPv6采用了128位地址长度,可以提供3.4x1038个IP地址。

第5题:

(36)以下关于IPv4和IPv6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IPv4存在局限性,所以人们开发了IPv6

B) IPv6依然沿用了IPv4的核心设计思想

C) IPv6在协议格式、地址表示法方面和IPv4是相同的

D) IPv6采用了128位地址长度


正确答案:C
(36)C) 【解析】选项A),Intemet发展的20多年已经充分证明了 IP协议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正确的,但是IPv4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人们开发了IPv6;选项B),IPv6仍然沿用了IPv4的核心设计思想;选项C),IPv6在协议格式、地址表示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选项D),IPv6采用了128位地址长度,可以提供3.4×l038个IP地址。

第6题:

在IPv4和IPv6混合网络中,协议翻译技术用于 (66) 。

A.两个IPv6通过IPv4网络通信

B.两个IPv4通过IPv6网络通信

C.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通信

D.两个双协议栈主机之间的通信


正确答案:C
协议翻译技术用于纯IPv6主机与纯IPv4主机之间的通信。已经提出了多种翻译方法。例如RFC2765定义的无状态IP/ICMP翻译(StatelessIP/ICMPTranslation.SIIT)这种技术类似于IPv4中的NAT-PT技术,但它并不是为IPv6主机动态地分配IPv4地址。sIIT转换器规范描述了从IPv6到IPv4的协议转换机制,包括IP头的翻译方法以及ICMP报文的翻译方法等。当IPv6主机发出的分组到达SIIT转换器时,IPv6分组头被翻译为IPv4分组头,分组的源地址采用IPv4翻译地址,目标地址采用IPv4映射地址,然后这个分组就可以在IPV4网络中传送了。RFC2766定义了协议翻译方法NAT-PT(NetworkAddressTranslator-ProtocolTranslator),也可以用于纯IPv6主机与纯IPv4主机之间的通信。实现NAT-PT技术必须指定一个服务器作为NAT-PT网关,并且要准备一个IPv4地址块作为地址翻译之用,要为每个站点至少预留一个IPv4地址。与SIIT不同,RFC2766定义的是有状态的翻译技术,即要记录和保持会话状态,按照会话状态参数对分组进行翻译,包括对IP地址及其相关的字段(例如IP、TCP、UDP、ICMP等)进行翻译。协议翻译技术适用于IPv6孤岛与IPv4海洋之间的通信。这种技术要求一次会话中的双向数据包都在同一个路由器上完成转换,所以它只能适用于同一路由器连接的网络。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IPv4和IPv6终端的升级改造,只要求在IPv4和IPv6之间的网络转换设备上启用NAT-PT功能就可以了。但是实现这种技术时,一些协议字段在转换时仍不能完全保持原有的含义,并且缺乏端到端的安全性。

第7题:

有关IPv6双栈技术的规划,下面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网络中需同时启用IPv4及IPv6两种路由协议

B.网络中的设备需同时规划IPv4及IPv6两种地址

C.一部分主机有IPv4地址,一部分主机有IPv6地址,二者通过NAT-PT互通

D.网络中的IPv6数据流与IPv4数据流尽量能够有不同的转发路径


答案ABD

第8题:

IPv6的地址长度是(26),它的基本首部长度固定为(27)。为了加快路由器处理数据报的速度,IPv6首部取消了(28)字段,而通过数据链路层和运输层来完成差错检验功能。为了便于地址阅读,IPv6使用(29)记法。在IPv4向IPv6过渡的方案中,当IPv6数据报进入IPv4网络时,将IPv6数据报封装成为IPv4数据报进行传输的方案是(30)。

A.32位

B.64位

C.128位

D.256位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为了加快路由器处理数据报的速度,IPv6首部取消了(56)字段,而通过数据链路层和运输层来完成差错检验功能。为了便于地址阅读,IPv6使用(57)记法。在IPv4向 IPv6过渡的方案中;当IPv6数据报进入IPv4网络时,将IPv6数据报封装成为IPv4数据报进行传输的方案是(58)。

A.流量控制

B.差错控制

C.校验和

D.纠错


正确答案:A
解析:为了加快路由器处理数据报的速度,IPv6首部取消了流量控制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