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不构成走私毒品罪。()

题目

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不构成走私毒品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三人共谋走私毒品,共同集资100万元,由丙购买毒品走私。关于本案的刑事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A.甲单独构成走私毒品罪
B.乙单独构成走私毒品罪
C.丙单独构成走私毒品罪
D.甲乙丙成立走私毒品罪的共犯

答案:D
解析:
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犯罪行为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包括:实行行为、帮助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共谋行为。有共谋行为而未参与犯罪实行的,也可以构成共犯。

第2题:

王某在同一宗毒品案件中实施了走私毒品和制造毒品两种行为,并有相应的证据证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王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有()。

A王某只构成制造毒品罪,但应从重处罚

B、王某只构成走私毒品罪

C、王某构成走私毒品罪和制造毒品罪,应数罪并罚

D、王某构成走私、制造毒品罪,但不实行并罚


答案:ABC

第3题:

以下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被判过刑,又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不论是否构成累犯,从重处罚 B.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按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C.以非毒品冒充真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贩卖牟利的,构成贩卖毒品罪 D.不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进行贩卖的,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A
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被判过刑,又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不论是否构成累犯,从重处罚,因而A选项中的说法是正确的。根据《刑法》第347条第2款的规定,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属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第二档次上加重处罚情节,不数罪并罚,因此B选项中的说法错误。按我国刑法学界中的通说,不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进行贩卖的,以贩卖毒品罪的未遂处理,属于不能犯的未遂,即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其已经着手实行的行为在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不可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D项说法错误。以非毒品冒充真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贩卖牟利的,按诈骗罪处理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因而C项说法错误。

第4题:

下列关于毒品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贩卖5克冰毒属于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B.走私10克海洛因构成走私毒品罪

C.帮助他人运送冰毒10克涉嫌构成运输毒品罪

D.从网络上购买制毒原料和工具制造冰毒的行为构成制造毒品罪


答案:BCD

第5题:

甲为了自己吸食毒品,从境外携带10克海洛因进入我国境内。甲的行为构成()

A.走私毒品罪

B.运输毒品罪

C.非法待有毒品罪

D.一般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D

第6题:

走私毒品,同时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应当如何处理:( )

A.构成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B.构成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属牵连犯,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C.以走私毒品罪从重处罚

D.构成走私毒品罪,应判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正确答案:D
【考点】走私毒品罪的结果加重犯
【解析】《刑法》第347条第2款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第7题:

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不是走私毒品罪。()


答案:B

第8题:

甲14周岁,在路上捡到一装有海洛因的手提包。为了发财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毒品罪

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罪

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参考答案:C

第9题:

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对毒品管制的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或携带毒品出入国(边)境的行为。是还是不是?( )

A、不是

B、是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