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派 名词解释

题目
太白派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包括鲁迅、茅盾、陈望道、胡风、聂绀弩、曹聚仁、徐懋庸、唐弢、陈子展、夏征农等。他们支持创办了《涛声》、《新语林》、《太白》、《芒种》、《中流》等刊物,积极提倡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新的小品文”,促进了30年代散文写实精神的发展和深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索隐派 名词解释


答案:索隐派是本世纪初红学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派别。该派力求“索隐”出《红楼梦》所写的“真内容”、“真故事”

第2题:

新批评派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新批评派有几代批评家,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第3题:

云间词派(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明末清初,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标举北宋欧阳修、苏轼,兼尊南唐二主。

第4题:

苏州派(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大都是与舞台表演紧密联系的专门编剧的剧作家。包括李玉、朱素臣、朱佐朝等人。他们把戏剧结构放到了重要位置上,增强了戏剧性。入清以后,受明清易代的影响,他们也由主要关心世态人情转而关注历史政治,创作出许多历史剧,寄托寓意。

第5题:

“山药蛋派”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山药蛋派”是赵树理及其追随者马烽、西戎、胡正等人形成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在50年代中期以《火花》杂志为主要园地,作品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竭力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和地域性特色,带有鲜明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山西地方色彩,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批评界将这一创作群体命名为“山药蛋派”或“火花派”。

第6题:

“荷花淀派”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由于孙犁小说广泛、深远的影响,从50年代初开始,他就受到一批年轻作家的刻意模仿和追随,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得名于孙犁40年代发表的成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除孙犁外,该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还有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从维熙的《鸡鸭委员》、韩映山的《作画》等;他们大多描绘冀中人民的生活变迁、民情风俗、英勇斗争和纯美心灵,描绘白洋淀、北运河、冀中平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在风格上追求诗的意境和散文的韵味,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而又在其中渗透着浪漫主义气息,在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荷花淀派”是否形成,在80年代初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孙犁本人并不承认这个流派的存在。

第7题:

“耶拿派”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耶拿派”——德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他们以耶拿为活动中心,故称“耶拿派”。施莱格尔兄弟是该流派的理论家,在其创办的《雅典娜神殿》中首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系统阐述了其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创作自由,提倡个性解放,追求宗教的神秘感和象征感。

第8题:

“海德堡派”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海德堡派”——1805年以后,又有一批新的浪漫主义作家和学者先后聚集在海德堡,创办刊物,形成“海德堡派”。中心人物是阿尔尼姆和布仑塔诺等,他们着重搜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阿尔尼姆和布仑塔诺合编的《儿童的神奇号角》,以及格林兄弟编纂《儿童与家庭童话》,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第9题:

“自然派”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自然派”——即十九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始人是果戈理。别林斯基在理论上给予论证。“自然派”的特点就是真实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社会的人为作品的主人公,反映人民的疾苦。《死魂灵》是俄国“自然派”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