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产企业,2008年第三季度6月份报关出口货物离岸价(FOB)50万美元,内销货物350万元人民币,购进原材料、零配件等全部进项税额116万元人民币。假定美元与人民币汇价均为1:7.3,以上货物销售额均为不含税价格,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3%,按“免、抵、退”办法计算该企业2008年第三季度应纳(退)增值税。

题目
某生产企业,2008年第三季度6月份报关出口货物离岸价(FOB)50万美元,内销货物350万元人民币,购进原材料、零配件等全部进项税额116万元人民币。假定美元与人民币汇价均为1:7.3,以上货物销售额均为不含税价格,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3%,按“免、抵、退”办法计算该企业2008年第三季度应纳(退)增值税。
参考答案和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6年6月外购原材料取得防伪税控机开具的进项税额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137.7万元并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当月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外销货物取得收入115万美元(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8),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17%,出口退税率为13%。该企业6月应退的增值税为( )。

A、75.4万元

B、100.9万元

C、119.6万元

D、137.7万元


正确答案:A

第2题:

某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2004年5月内销货物销售额为7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离岸价)180万美元(外汇人民币牌价1:8.4),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的进项税额为 229.6万元,支付进货运费10万元。该企业销售货物适用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上期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2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为( )万元。

A.196.56

B.91

C.32

D.60.48


正确答案:D
解析:不予抵扣或退税税额=8.4×180×(17%-13%)=60.48(万元)

第3题:

某具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2009年8月外销收入200万美元,内销收入200万人民币,当月取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合计70万元。另当月免税购进外销产品生产用原材料500万元人民币,当月的免抵税额为( )万元。(美元的外汇牌价1:6.5,增值税税率均为17%,退税率13%,上期留抵税额为0)

A.32

B.104

C.100

D.4


正确答案:C
解析: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00×6.5×(17%-13%)-500×(17%-13%)
=32(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
=200×17%-(70-32)=-4(万元)
免抵退税额
=200×6.5×13%-500×13%=104(万元)
当期的应退税额=4万元
当期的免抵税额=104-4=100(万元)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040000

第4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3%,假设退税税率为11%。2019年5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6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税款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3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要求: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答案:
解析: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3%-11%)=4(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3%-(26-4)-3=13-22-3=-12(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1%=22(万元)
  (4)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22-12=10(万元)

第5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6%,退税率为13%。2019年3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500万元、税额80万元,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出口货物取得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上月增值税留抵税额10万元。该企业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 ???)万元。

A.6
B.26
C.34
D.60

答案:A
解析: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6%-13%)=6(万元)。

第6题:

生产企业出口应纳增值税货物“免、抵、退”税额中的“免、抵”税额计算的正确公式有( )。

A.用国内料件生产出口产品,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已退税额

B.用国内料件生产出口产品,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

C.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退税率-已退税额

D.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退税率


正确答案:AC
正确计算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中免、抵税额。 

第7题:

A生产企业2008年4月发生下列业务: (1)进口材料,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500万元,关税税率为10%,海关征收了关税,代征了进口环节增值税。 (2)从国内市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价款为8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为136万元,银行存款支付,货物入库,发票经过认证。 (3)外销货物的离岸价为1000万元人民币。 (4)内销货物的销售额为1500万元(不含税),收到支票。 要求:该企业适用“免、抵、退”的税收政策,上期留抵税额50万元。计算相关税金并作出会计处理。(假定上述货物内销时均适用17%的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为15%,按申报数进行出口退税处理)


正确答案:

1)进口环节应缴关税500×10%=50万元
借:物资采购                   5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5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增值税500×(1+10%)×17%=93.5万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35000
贷:银行存款                           935000
2)国内采购进项税136万元
借:物资采购                           8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00
贷:银行存款                         9360000
材料入库时:
借: 原材料      8000000
贷:物资采购     8000000
3)出口货物销售免税
借:应收外汇帐款                         10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         10000000
出口货物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1000×(17%-15%)=2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             2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0000
4)内销货物销项税额1500×17% = 255(万元)
借:银行存款                         175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000
5)计算出口退税并做会计处理
上期留抵税额50万元
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93.5+136-20+50=259.5(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为:255-259.5=-4.5(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为:1000×15% = 150(万元)
由于期末留抵税额4.5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50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4.5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50万-4.5=145.5万元
借:应收账款——增值税(批准的应退税额)            4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45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500000

第8题:

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兼营内销和出口货物,2006年第二季度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为8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为200万美元(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为8.3,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的进项税额为250万元,另外支付进货运费(发票)金额为4万元。该企业销售货物适用税率为17%,退税率为9%,并且有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35万元。请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应纳或应退增值税税额。


参考答案:(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8.3*(17%-9%)=132.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800*17%-{[250+4/(1+7%)*7%]-132.8]}-35=-18.81(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8.3*9%=149.4(万元)
  (4)按规定,如果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收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8.81(万元)(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49.4-18.81=130.59(万元)

第9题: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进料加工业务,按实耗法计算,前一期已核销的实际分配率为30%,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6%,退税率为13%。2018年6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额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6万元存入银行。本月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10万元。该企业当月的增值税免抵税额为( )万元。

A.17.59
B.1.52
C.4.41
D.0

答案:B
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10×(1-30%)×(16%-13%)=4.41(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100×16%-(200×16%-4.41)-6=-17.59(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210×(1-30%)×13%=19.11(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17.59(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9.11-17.59=1.52(万元)

第10题: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3%,退税税率为9%。2020年2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26万元通过认证。当月实耗法计算的免税原材料价格为1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3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答案:
解析: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00×(13%-9%)=4(万元)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3%-9%)-4=8-4=4(万元)
  (3)当期应纳税额=100×13%-(26-4)-6=-15(万元)
  (4)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00×9%=9(万元)
  (5)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9%-9=9(万元)
  (6)该企业应退税额=9(万元)
  (7)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9-9=0(万元)
  (8)留抵税额为6万元(15-9)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