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对摩尔吸光系数(ε)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在特定波长下A、当液层厚度为1cm,物质浓度为1mol/L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B、当液层厚度为1cm,物质浓度为0.5mol/L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C、当液层厚度为0.5cm,物质浓度为0.5mol/L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D、当液层厚度为0.5cm,物质浓度为1mol/L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E、当液层厚度一定时,物质浓度为1mol/L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查看答案
问题: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影响B.解离后抗体不能再与抗原结合C.解离后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不变D.解离后抗体结构活性改变E.解离后抗体的特异性改变
问题:目前较公认的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是 ( )A、抗SSA/SSB抗体B、抗dsDNA抗体C、抗RNP抗体D、抗核小体抗体E、抗Sm抗体
问题:以下不属于血小板生理功能的是( )。A、释放血管活性物质B、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C、参与止血D、促进凝血E、吞噬病原微生物,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问题:关于补体理化性质错误的是A、性质稳定B、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C、在0~10℃活性保持3~4天D、加热56℃30min灭活E、标本保存应置于-20℃以下
问题: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NK细胞
问题: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特异性强B.灵敏度高C.高度的均一性D.对pH、温度及盐类浓度耐受性强E.可重复性
问题:单向琼脂扩散法法测定是A.定性实验、不能定量B.定量实验、不能定性C.可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待测定样本含量D.沉淀环大小可直接反映待测样本含量E.以上均不对
问题:新生儿黄疸指( )。A、出生1周内出现黄疸B、出生2周内出现黄疸C、出生3周内出现黄疸D、出生4周内出现黄疸E、出生30天内出现黄疸
问题:产生血小板的是A、红细胞B、粒细胞C、巨核细胞D、多核巨细胞E、裸核型巨核细胞
问题:有抗补体、抗干燥、抗溶酶体作用的是A.鞭毛B.芽胞C.性菌毛D.荚膜E.细胞壁
问题:关于凝血因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也浆中不含纤维蛋白原B、凝血因子都在肝脏中合成C、人体内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D、凝血因子I、V、Ⅷ均对凝血酶敏感E、凝血因子Ⅱ、Ⅶ、Ⅻ和X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
问题:下列属于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鉴定试验的是A、氧化酶试验B、绿脓菌素试验C、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D、甘露醇发酵试验E、明胶液化试验
问题:要求收集24小时内粪便标本的检验项目是A、隐血试验B、胰石C、脂肪检查D、粪便胆红素E、粪胆原
问题:CG50法主要检测的是A.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B.补体替代途径的溶血活性C.补体单个成分3的溶血活性D.补体单个成分4的溶血活性E.补体单个成分2的溶血活性
问题:关于HIV基因组描述错误的是A、gag编码核心蛋白p24B、tat反式激活因子C、nef抑制HIV增殖D、u蛋白仅在HIV-2中E、pol编码核心多聚酶
问题:血清学试验的前带现象是指A.抗体过量B.抗原过量C.凝集明显D.沉淀物显著E.溶血明显
问题:CD8细胞是指A.辅助性T细胞亚群B.B细胞C.效应性T细胞亚群D.细胞毒性T细胞亚群E.NK细胞
问题:进行回收实验的样品浓度最好用A.病理标本的最高浓度值B.病理标本的最低浓度值C.参考值范围内的浓度值D.医学决定水平的浓度值E.参考范围的上限浓度值
问题:混浊尿加酸后变清,加热后无气泡产生,可能的因素是A、尿酸盐B、磷酸盐C、碳酸盐D、脓尿E、脂肪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