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l5

题目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l5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诉讼时效的中断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算起
B、因一法定事由的出现,阻碍权利人提起诉讼
C、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D、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答案:C
解析: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2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A.8
B.10
C.15
D.20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345 / 2019版教材P344
4.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第3题:

如果权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期间即不应开始。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 )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5
B.10
C.15
D.2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诉讼时效。如果权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期间即不应开始。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第4题:

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30
B.25
C.20
D.15

答案:C
解析: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A选项正确,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5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10
B.15
C.20
D.30

答案:C
解析: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第6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15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参考答案:错

第8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42)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10

B.15

C.20

D.30


正确答案:C
解析:“时效”一词,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都能碰上,但含义不同。刑事诉讼中称“追诉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追诉期限的,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民事诉讼中称“诉讼时效”。
  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究:
  1.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9题:

中国民法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50年的,法律不予保护。


参考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