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

题目
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
但遇事时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
需要进行基线测量。
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
B: 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
C: 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
D: 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
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
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B项,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可作为一个标准基线,
其他三项难以明确作为具体基线,故答案为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学生小强8岁,父母已经离婚,由其母抚养。2009年8月10日,小强在学校玩耍时将同班同学小新撞倒,造成其脑部重伤,花去医药费5万元。本案中侵权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正确答案:A
侵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和承担责任的主体是不同的。侵权的主体是直接的当事人。侵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侵权人小强和被侵害人小新。

第2题:

你们班小明同学经常欺负女同学,家长知道后找到学校,如果你不解决我就告校长那儿去了,你怎么办?


答案:
解析:
(1)首先我会和家长道歉,是因为自己管理不当,造成问题的发生。
(2)我会找小明进行沟通,帮助小明改正不良习惯。
(3)与小明的家长取得联系,一起帮助小明。
(4)我会对自己进行反思,平常多关注学生,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第3题:

大学生小明踢完足球后,将手机遗忘在学校的球场边,后得知被同学小强拾得,便找其追讨,小强却声称拾得的东西理应归自己,拒不归还。小明这时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个主意:


参考答案:向学校保卫科报案,或向陈某说明拾物不还的行为是违法的

第4题:

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不对,但遇事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需要进行基线测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
B.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
C.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
D.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

答案:B
解析:
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之一是分析和比较,它是指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如果数据的变化与基线期和介入期变化一致,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发生了效果。题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来建立基线;通过开展服务,观察小强在接受服务后欺负同学的次数,两者进行比较,以此判断介入是否有效果。

第5题:

五年级学生小强因被父母责骂,心情低落,老师发现后对其进行了安慰,但小强在课间还是自伤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是在学校受伤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B、学校对学生负有监护义务,应当承担责任
C、学生行为属于自伤行为,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D、学生受伤发生在课间,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答案:C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四)学生自杀、自伤的;

第6题:

小强今年13岁,其父母经常外出打工,让小强一个人在家单独居住,小强父母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
解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不得让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第7题:

小强今年12岁,刚刚读完小学六年级,将要到一所中学上初一。小强的父母在同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原先收入不算少,一家人的生活还不错,小强的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在最近的企业改制中,小强的父母相继被裁员,双职工家庭变成了零就业家庭,只能靠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勉强维持生活。家庭发生变故后,原先性格开朗的小强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门找小伙伴玩耍。
眼看暑假就要结束,小强突然向父母说出不想再去上学的想法,让本来就十分焦虑的父母更加坐卧不安。于是,小强的父母向社区工作站求助。接到小强父母的求助后,社会工作者小张与小强进行了深入的谈话,了解到小强变化的症结所在。原来,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过程中,社区居委会把包括小强父母在内的所有申请者的资料都张榜公布在社区告示栏上,更让小强受不了的是,社区居委会还与他就读的小学取得联系,让学校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家中的事情。虽然居委会的出发点是想让学校给予小强照顾,但小强从此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厌学的学生。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强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属于社会工作的哪个领域?
2.上述案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哪些方面介入才能解决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强的问题出在其父母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资料在社区张榜公布,并且其家庭情况在没有得到小强一家许可的情况下让周围同学知道了,这让他感到自卑,由自卑引发出一系列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的救助方法和方式对受助者造成了伤害,属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领域。 2.针对本案例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点介入:
(1)通过个案辅导,帮助小强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念,坦然面对父母失业的事实。
(2)引导小强正确看待政府的救助政策及其实施的意义。
(3)开展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子女参加的成长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帮助他们互相接纳、彼此支持,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4)与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小强将要就读的中学取得联系,建议他们改变做法,尽量维护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成员的尊严。
(5)与相关就业部门联系,协助小强父母实现再就业。

第8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强厌学并多次逃学,社会工作者运用心理社会模式,促进小强的成长和发展。下列做法中,属于间接治疗的是( )。

A.帮助小强宣泄不良情绪

B.请老师平时多关注小强的学习

C.和小强一起制订行为改善计划

D.定期与小强及其母亲会谈


正确答案:B
根据服务提供的方式,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此相对应,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第9题:

(2018年)初二学生小强经常与同学吵架,老师为此批评过他很多次,小强说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为了帮助小强,社会工作者与他一起确定了改变的目标。以下属于正面目标陈述的是( )。

A.降低情绪失控的频次
B.记录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C.减少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D.增加与同学心平气和沟通的次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中的计划。目标陈述要把重点放在介入工作期望中积极正面的态度和行为上,而不能将消除负面态度和行为作为目标进行陈述。题中A、B、C选项均属于负面目标陈述,只有D选项属于正面目标陈述。

第10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强厌学并多次逃学,社工运用心理社会模式,促进小强的成长和发展。下列做法中,属于间接治疗的是()

  • A、帮助小强宣泄不良情绪
  • B、请老师平时多关注小强的学习
  • C、和小强一起制订行动改善计划
  • D、定期与小强及其母亲会谈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