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遇事时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需要进行基线测量。

题目
(2015年)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遇事时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需要进行基线测量。
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
B.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
C.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
D.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强今年13岁,正处于青春期,他在学校中总是惹是生非,让家长、老师还有同学头痛不已。社会工作者对小强开展个案工作,通过分析了解到,小强的父亲长期酗酒,回家经常打骂母亲;小强平时特别喜欢玩网络游戏,而如今的网络游戏多以暴力为主。了解到上述原因后,社会工作者联系了小强的父亲,希望他改正酗酒的毛病,并且停止打骂小强的母亲;同时社会工作者和小强相互沟通交流,帮助小强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的经历,调整自己的人格。请问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技巧以及诊断模式。

A:人格发展反思性直接治疗
B:缘由诊断
C:社会诊断
D:间接治疗
E:心理动态诊断

答案:A,B,D
解析:
考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第2题:

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
但遇事时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
需要进行基线测量。
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
B: 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
C: 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
D: 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

答案:B
解析:
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
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
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B项,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可作为一个标准基线,
其他三项难以明确作为具体基线,故答案为B。

第3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强厌学并多次逃学,社会工作者运用心理社会模式,促进小强的成长和发展。下列做法中,属于间接治疗的是( )。

A.帮助小强宣泄不良情绪

B.请老师平时多关注小强的学习

C.和小强一起制订行为改善计划

D.定期与小强及其母亲会谈


正确答案:B
根据服务提供的方式,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此相对应,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第4题:

因不满父亲的管教方式,15岁的小强与父亲发生争吵后与几位同学一起离家出走,母亲求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找到小强后听到:“我就不想回家,看见他我就生气!”为改善小强与父亲的关系。下列活动中,从个人层面介入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包括(  )。

A.帮助小强调整非理性情绪
B.指导小强改善与父亲的沟通技巧
C.为小强和同伴开设成长小组
D.协助小强父亲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E.学校加强对小强及同伴的教育

答案:A,B,D
解析:

第5题:

(2018年)初二学生小强经常与同学吵架,老师为此批评过他很多次,小强说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为了帮助小强,社会工作者与他一起确定了改变的目标。以下属于正面目标陈述的是( )。

A.降低情绪失控的频次
B.记录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C.减少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D.增加与同学心平气和沟通的次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中的计划。目标陈述要把重点放在介入工作期望中积极正面的态度和行为上,而不能将消除负面态度和行为作为目标进行陈述。题中A、B、C选项均属于负面目标陈述,只有D选项属于正面目标陈述。

第6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强厌学并多次逃学,社会工作者运用心理社会模式,促进小强的成长和发展。下列做法中,属于间接治疗的是()。

A:帮助小强宣泄不良情绪
B:请老师平时多关注小强的学习
C:和小强一起制订行为改善计划
D:定期与小强及其母亲会谈

答案:B
解析:
根据服务提供的方式,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所谓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此相对应,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本题中,请教师平时多关注小强的学习是属于间接治疗技巧。故正确答案应选B。

第7题:

(2017年)刚上小学的小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课上不是玩玩具,就是与同桌大声说话,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强的父母担心小强的学业,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了解了小强的行为表现后,制定了行为矫正的服务方案。为实施该方案,需要建立基线,小王的下列做法中,属于建立基线的有()


A.明确小强行为改变的目标
B.选择测量小强行为改变的工具
C.记录小强目前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
D.测量介入后小强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
E.比较介入前后小强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

答案:A,B,C
解析:
建立基线的方法有3种: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的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

第8题:

小强今年13岁,其父母经常外出打工,让小强一个人在家单独居住,小强父母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
解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不得让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第9题:

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不对,但遇事管不住自己,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需要进行基线测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
B.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
C.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
D.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

答案:B
解析:
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之一是分析和比较,它是指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如果数据的变化与基线期和介入期变化一致,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发生了效果。题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来建立基线;通过开展服务,观察小强在接受服务后欺负同学的次数,两者进行比较,以此判断介入是否有效果。

第10题:

小强因为与父母发生争吵,主动打电话寻求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帮助。小王为了与小强进行初次面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 )。

A.向小强父母了解小强的情况
B.向小强解释机构的服务要求和范围
C.了解小强目前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
D.了解小強是否有需要谨慎处理的特殊事项
E.了解小强以前是否接受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答案:A,C,D,E
解析:
接案的准备工作包括服务对象资料准备和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与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在服务对象资料准备方面,一是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E选项符合;二是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C选项符合,三是走访社区,通过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了解服务对象个人和社会处境两个方面的情况,A选项符合;四是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而需要谨慎小心处理,D选项符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