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

题目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D.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E.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4. 突触前抑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D.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突触前轴轴突触活动;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减 小;突触后膜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

第2题: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的预先超极化

B.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前轴突末梢处于有效不应期

E.突触前轴末梢处于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第3题: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前轴突末梢处于有效不应期


B

第4题: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答案:D
解析:

第5题: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D.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知识点: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的兴备性降低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答案:D
解析: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突触前末梢处的轴突-轴突突触实现的。突触前末梢上的自身受体可控制钙离子流人突触前末梢的数量,使递质释放数量减少,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从而导致传递效应减弱。突触后抑制突触后膜产生的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第7题: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答案:D
解析:
参阅【2001NO121、122】。突触前抑制是通过突触前末梢处的轴突-轴突突触实现的。突触前末梢上的自身受体可控制钙离子流入突触前膜的数量,使递质释放量减少,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从而导致传递效应减弱。突触后抑制的突触后膜产生的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第8题: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因为

A.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B.突触前轴突末梢除极化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D.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正确答案:B

第9题: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正确答案:D
解析:参阅[2001N0121、122]。突触前抑制是通过突触前末梢处的轴突-轴突突触实现的。突触前末梢上有自身受体,这些受体可控制钙离子流人突触前膜的数量,使递质释放量减少,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从而导致传递效应减弱。它与突触后抑制不同,突触后抑制的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